重度残疾人怎样护理
1、皮肤的康复护理残疾护理瘫痪病人皮肤护理很重要,最易发生的是褥疮,做好皮肤的护理预防褥疮是关系到病人恢复健康及延续生命的重要一环,瘫痪病人由于大小便失禁,床铺的污染以及自身不能变换体位,某些部位因受压缺血而发生褥疮,一般以骨突起部位容易发生,以骶尾部最多见,如病人常取侧卧位则髂前上棘,股骨粗隆部,股骨内外踝部均易发生,一旦发生轻则增加病人痛苦,重则影响生命,因此对褥疮首先要注意预防。

3、肩部踝部骨突处可使用棉圈,在翻身的同时要保持病人皮肤干燥,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注意及时更换尿湿的衣服被褥,要注意常用温水擦洗受浸渍部位,同时用50%的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床面平坦,床面不要有碎屑残渣以免损伤皮肤。使用的便盆不要有破口处。

5、瘫痪病人的皮肤护理除预防褥疮外因瘫痪肢体有感觉障碍,故不宜用热水袋,否则容易引起烫伤,洗手洗脚时要注意水的温度不宜过高,因同样的水温对健侧可安然无恙,而患侧可能引起烫伤。

7、心理健康康复护理心理健康康复护理常用方法有说理疏导法;暗示疗法;认知疗法诋危族枧;疏泄疗法;松弛疗法;药物疗法。对于不可逆转的残疾,给病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严邓咀挚垡重影响病人的精神状态,丧失信心,看不到前途,病情恢复慢,活动受限。因此,病人往往陷入悲观、失望、精神抑郁,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鼓励病人,根据病人心理障碍(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首先要从转变病人的认知方面下功夫,做到晓之以理。行为是归宿,也是心理结构的核心,要解决病人的心理障碍,要导之以行。情感和意志是中介,只有积极的情和感,才能使认知迅速转化为行为,因此就要动之以情,炼之以意,使其鼓起生活勇气,主动配合医疗、体疗和自我锻炼,并有针对性地告知不同病残部位的不同功能恢复方法,只要使其了解病情及康复原理就会有利于恢复生机,增强信心。心理康复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但也有一些共同点,就是不论单位、家庭、假肢工作者及社会都应不断增强他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肢体残缺者的单位和家庭,要更加体贴关心他们,应对他们的心理变异进行开导和鼓励,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以及节假日陪同外出游玩等,截肢者提出的有关假肢矫形器结构或其它要求,只要合理就尽量予以满足,在残肢训练和穿戴假肢后功能训练时,都要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指导、宣传鼓励,社会对于残疾者不允许有歧视及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言词和行动。这样,不但使其能接受被动的治疗,而且还能提高其主动锻炼的积极性,这是康复期不可缺少的能动性部分。

9、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保持关节功能位,护士要指导患者在休息、坐位时,使残肢处于静止状态,静止时膝关节应俪暮螬歪尽量处于伸直位,而不应处于屈曲位,仰卧位时,髋关节应尽量处于伸直位,而上肢静止时,肘关节应维持在屈曲45°位置,这样可以防止关节挛缩。在康复训练中,还要注意维持和发挥健全肢体的功能,保持健壮的体魄,以获得最佳的功能。对于比较软弱、力量较差的肌肉,要采用有选择性的肌肉再训练的方法,对某一块肌肉或某一肌群进行专门的训练,护士要对不同的肢体残疾采取不同的训练指导方法,对于上肢残疾的患者,除了要保持好下肢的正常功能训练外,对上肢的训练,护士要指导患者做肩胛骨内收、前伸,肩部外展、外旋、内收、内旋,肘屈曲、伸展,前臂旋后、旋前,腕屈曲训练,增强手指的屈曲、抓握、对掌及拇指的内收的训练,可用捏皮球的方法来训练手指的功能,每一项做20次,动作要缓慢、用力,每一动作历时3~4秒,如果肌力微弱或关节活动度很小,不能有效的抓握,可用海绵块代替。如果上肢正常,对于下肢的训练,护士要训练下肢的屈伸,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内收、内旋,膝关节的屈曲、伸展,踝背伸和内翻,踝跖屈和内翻,足趾背伸,每项做20次,时间、次数要因人而异如果患者自己不能完成训练,护士要协助患者做被动运动训练,防止废用性萎缩。

11、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肢全残疾的患者往往需借助一些辅助用具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护士要正确指导患者使用辅助具,尽早开始承重训练,但残肢人的承重训练不能超过骨、关节囊和韧带的耐受能力。肢体残疾的患者对拐杖的使用应先让患者在平行杠内进行平衡训练,再利用拐杖前后、左右移动训练,然后利用一只拐杖进行平衡训练,大弯腰训练,方向转换训练,各种步态、姿态的训练,从椅子上站起身训练,跌倒训练,升降台阶训练等,在使用辅助具时患者要注意安全,正确的使用辅助具是机能康复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