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教师如何备课
1、通读课本课本是教学的基本材料,而教师要通过课本去教学生掌握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要熟悉课本。通读课本是教师初步了解、熟悉课本内容、编写意图、知识结构、布局风格等的必要手段。如果教初中的某科目,就应当通读这个科目在初中三年里的全部课本;同理,如果是教高中某科目,就要通读这个科目在高中三年里的全部课本。
2、单元备课中学各科的教材,通常都是按照单元来编写的,即一本课本里分成若干个单元来编写的。例如,数学可以分为第一章、第二章等来编写,这就是所谓的单元。教师要在通读整本课本的基础上,粗略研究清楚各单元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课时安排等,并且形成书面形式,这就是单元备课。一个学期要教几个单元,就有几个单元备课。单元备课要在每个学期开学前完成。
3、课时备课课时备课是要事先确定一节课具体的布局和操作。因此,相对于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是更加细致的备课。课时备课起码要体现这10 项:1)教学内容;2)教学用具;3)教材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重点;6)教学难点;7)教学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设计;10)作业布置。课时备课也需要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成为眉目清楚的教案,供上课时使用。
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这个部分是课时备课里最详细的部分,也是上课时具体遵循的步骤。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具体的操作计划,通常包括这几个环节:1)引入;2)讲解;3)练习;4)活用;5)蟛杆戛攉小结。其中,引入要自然,把学生从旧知识阶段带领到新知识的面前。讲解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有新的认识高度。练习和活用,是要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小结,是要条理化所教的知识,有利加深学生的印象。
5、教师用书中学各科课本的编者,已经为教师编写了相应的教钞讪话变师用书,以便帮助教师备课,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因此,年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师用书。备课的时候,除劲忧商偌了自己研读课本、吃透课本,还有必要参考教师用书,然后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何更科学地去操作一节课,最后把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案写下来。备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也可以在教师用书里寻找启发和答案。
6、拓展视野为了备好课,年轻教师要拓展视野,除了琢磨课本,还要注意拓展视野,把眼光投到课外材料上。要关心新闻时事,关注有关学科的新发展、新变化和新趋势,让自己做个博学的教师,这要靠多吸收有用信息来实现。现在网络发达,可以很方便搜集和积累所需要的信息。有了丰富的知识,备课的时候,思路活,方法妙,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对学生对自己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