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常见的养生误区
1、1不吃油盐降三高每人每天不能吃超过一瓶盖的盐。炒菜尽量少油,能降低患高血脂、冠心病的风险。做菜时少放油盐是对的,但有些人过度追求“低油低盐”,甚至干脆不吃,这反而对健康不利。过度限盐会造成钠摄入不足,使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内,诱发脑水肿,轻者出现意识障碍,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率加速、恶心呕吐等问题。而食用油也是必需品,若完全不摄入食用油,可能会导致一些营养素的缺乏。建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油摄入量在25~30克之间。

3、3盲目追求老来瘦,每天吃素很多中老年人盲目信奉“老来瘦”,认为年纪大了就要瘦,能预防“三高”。确实,适当保持身材有益于健康,但过瘦并不科学,而且潜伏着很多健康风险。过瘦的中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新陈代谢也比较低,常会感觉精神不振,头晕目眩、易疲劳。他们往往免疫力低、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感冒、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消化不良、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特别是有些人盲目推崇素食,完全不吃鱼、蛋、肉等,这样极有可能会营养不良,进而导致贫血、骨质疏松等。建议:中老年人要把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并警惕内脏型肥胖。

5、5吃粗粮对身体好,多吃点吃粗粮可以补充多种营养素、缓解便秘,于是不少中老年人恨不得一日三餐都吃粗粮。然而,吃粗粮,并不是越多越好。粗粮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若摄入过多,会抑制矿物质钙、铁、锌的吸收。另外,粗粮比较粗糙,吃多了不但会加重消化的负担,还会对胃肠道形成一种物理性摩擦,轻则引起一些不适,重则可导致溃疡部位出血、静脉破裂出血等。建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全天全谷类和杂豆类的推荐量是50~150克。

7、7勤俭节约太会“过”很多中老年人有勤俭节约的习惯,家里的剩菜剩饭总是舍不得扔,热一热又是一顿。尤其是当他们听到“剩饭菜里的亚硝酸盐能扩张血管”的“养生秘笈”时,就更有底气吃剩饭了!节约本没错,但剩菜剩饭极易滋生细菌,一不小心就会吃坏肚子,而且反复加热的蔬菜会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摄入过多亚硝酸盐可能会造成人体缺氧、甚至会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