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称女孩儿为”丫头“
1、”丫头“本是发髻的造型古代的女孩子到了十五岁就要将头发束起来并插上簪子,表示成年,所以,古人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及笄之年“。后引申为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女孩子到了及笄之年,头上都要梳着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像个”丫”字,所以称为”丫头”。

3、"丫头”称呼小辈表示亲热其实,“丫头”不仅可指小女孩,一般对小辈女子表示亲热,亦可称"丫头”。《红楼梦》35回中,贾母说: “当日像我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早呢。”其时王熙凤已是少妇,但在贾母眼中,仍是受疼爱的,故呼为“丫头”。

5、“丫鬟”由“丫头”演变而来了唪圪叙晚唐时地位低下的妇女又有把”丫头“梳成空心环状的,叫“丫鬟”或“丫环”。还有人把双环中部束紧,近似银锭(此为古典戏剧中常见发式)。所以,后来常把供人使唤的婢卿鸺省髋女称为“丫环”。宋代洪迈《夷坚志·徐五秀才》写到:“闻剥啄叩户者,启而视之,一青衣丫鬟,音韵楚楚。”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29
阅读量:50
阅读量:54
阅读量:58
阅读量: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