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叛逆孩子不听话的5个沟通法
1、就事论事,不对孩子做评判如果有这样一个场景:走进孩子的房间,看到凌乱的书桌上到处扔着画笔和纸张,东倒西歪的颜料瓶也全都被打开了,孩子却跑到一边去玩积木。此时,你会说什么?错误做法:相信很多家长会忍不住劈头盖脸朝着孩子大声训斥!但此做法并不能帮孩子改正行为,相反还向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你是个坏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会因此受到伤害。正确做法:采取陈述事实的方式,比如说:“宝贝,画完画要把颜料盖严,要不然它们会干掉的。画笔和纸张也收好,要不然别人都没法用桌子了。”相信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不足,并及时纠正过来。

4、停止“吼叫”吼叫会让孩子厌烦,有时熊孩子已经让你感到生气,你按耐不住猛烈爆发,噼里啪啦把孩子一通说,小朋友会觉得你在凶他,就会产生反抗。错误做法:“马上去洗澡!”——“不!”“现在必须睡觉了。”——“不!”“给我要好好刷牙!”——“不!”“你是不是又皮痒了!——坏妈妈”正确做法:一方面要鼓励孩子有自我意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心平气和的要孩子们与我们合作。比如:“宝宝妈妈带你去洗澡好不好”,“宝贝,现在到了睡觉时间啦!”,“不会刷牙的宝宝可不乖哟”。温和的语气可以让孩子平静的接受。
5、用游戏方式与孩子沟通最有效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在他们看来,所有事情都是游戏,甚至吃饭、睡觉也是玩。可以说,被剥夺了游戏权利的孩子是不完整的孩子,而善用游戏无异于掌握了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错误做法:盲目拒绝孩子游戏要求,甚至禁止孩子娱乐游戏。正确做法:沟通的本意是了解双方意图,并达成共识,尊重孩子,倾听并理解孩子。可以拿着孩子喜欢的玩具或游戏人物做比较,引导孩子说出内心想法。与孩子沟通时,要尽量避免从品行、能力等方面评判孩子,孩子不会因此产生负面情绪,也比较容易思考大人所陈述的事实,进而在行动上配合你。在此过程中,孩子自然也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