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两次地震的回忆
前段时间关于尼泊尔地震的报道还历历在目,这让我不禁回忆起之前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几次大地震。跟大逛罹为垴家分享这段回忆。小粕盘镱嘧编在新西兰留学到就业至今已有7年了,主要居住活动在基督城。新西兰国家很小,基督城在2011年以前还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南岛第一大城市,经历了两次地震的摧残,第二大城市的排名已被首都惠灵顿取代,降级为新西兰第三大城市,百业待兴,重建预计需要15年的时间。只有经历过,才方知人类有多么地渺小。第一次大地震发生在2010年9月4日,当时小编还在上高中最后一年,在同一户洋人家住宿已有三年了,我同寄宿家庭的兄弟姐妹们都住在2楼。凌晨四点多,全家人都在酣睡中,突然间整栋房子都开始上下晃动,然后再左右摇晃。新西兰大多数房屋都是木质结构,因此震感非常强烈。从小到大没经历过什么大地震,即使台湾那影响过来的余震,似乎也没有多少知觉,但是这次,真的惊呆了!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地震,脑子里空白一片,以为这是自己的正在做的一场恶梦。所有的家具都在剧烈地晃动,刺耳的声音好像有恶鬼将从地底爬出,我恨不得把自己揉进被子里,屏蔽所有声音,让恶梦醒过来。试着伸手去开台灯,发现竟然停电了!晃动再加上对黑暗的恐惧让我只能把自己裹在被窝里严严实实的。足足20多秒的持续晃动,我惊吓的不知所措,直到寄宿家庭的小哥哥开我的门对我喊说地震了让我们赶紧一起下楼。我披着被单跟着他们下楼躲到餐桌底下,当时腿还在不停的发抖。寄宿家庭的小妹妹当时12岁,被吓的躲在她妈妈怀里哭的悲惨。9月的基督城还是挺冷的,停电了没有暖气再加上对余震以及是否有海啸的担忧导致我们几个小孩都不敢上楼睡觉,只能在客厅的沙发上小憩。2010年9月4日,第一次经历一场大地震,7.1级,1人因心脏病死亡,两人重伤的伤亡记录让我吃惊不已。很庆幸没有重大伤亡,但是却为之后埋下了祸患。2011年2月2日,终身难忘的。大学正式入学的第一天,在图书馆门口遇到高中同学。在几乎我们都遗忘了2010年那场大地震给我带来的恐惧,几乎也是完全无预警,就那样发生了。在台阶上突然停到“碰”的一声巨响,然后一阵剧烈晃动。脚下的台阶似乎要分离一般,我看见校园中心的大钟在前后晃动,仿佛就快要倒下来,图书馆对面注册大楼的玻璃一直在拍打着,警铃大响,然后是广播提示我们疏散至校园西侧的草坪上。这次没有上次那么幸运,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Cathedral大教堂彻底毁坏,所有交通信号几乎中断,新西兰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被地震造成伤亡的市中心被封锁,搜救进行中。与上次地震相比,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受影响,地震造成排污水管问题,导致我们不能直接饮用水管的水,不能冲马桶以及宵禁。由于2010年的大地震导致一些房屋结构的偏移以及来不及的修缮,使得6.3级的地震影响更加严峻。150多条鲜活的生命就此长眠,200多人失踪。大自然给了我两次深刻地记忆,真正的措手不及,唯有防患于未然,我们才能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