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高产栽培技术

2025-05-25 22:13:16

  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力较高的沙质壤土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将土壤耕翻、耙平、去杂草、开沟作畦,畦高20cm、宽1m,畦面东西向,种植行南北向,以利于充分吸收阳光,并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千克作基肥。

  播种

  一般4月初进行,每亩用种量50—100克,将种子与细沙拌匀,然后撒播,薄薄覆土,保持湿润,幼苗出齐,除草浇水。

  田间管理

  ①间苗在苗高4—5cm时进行,保持株距5厘米,使其均匀生长。

  ②播后1个月需进行首次松土除草和施肥,以后视情况而定,施肥主要以人粪尿和速效肥为主。

  ③一般当年春季不采收,使其根系粗壮,以免形成草荒,便于冬季移植栽培。

  保护地栽培

  整地与施肥

  茵陈是多年生深根性植物,母根定植前,在温室或塑料棚进行土壤深翻和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通过深翻混于土中,然后整细耙平,使土壤疏松。

  挖取母根

  10月地上部分植株开始凋零,选择根粗壮的野生茵陈,挖出并去掉泥土,定植前埋入湿土或湿沙中,以防脱水影响生活力。

  定植

  采挖的母根应立即定植,每隔15厘米开10厘米宽沟,沟内浇足定植水,株距为15厘米。

  保护地管理

  ①定植后,新叶生长前一般不需经常浇水,如果土壤干旱,可用喷壶浇水。待长出新叶时,进行松土打垅。

  ②定植后出现缺苗时应及时补栽。

  ③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整个生长过程一般不施用化肥,以保证茵陈的食用品质。

  ④温室栽培应抓住冬季市场,入冬后维持在10℃以上,茵陈就能正常生长。

  ⑤越冬后应尽早扣棚,促进茵陈早萌发,以增加经济效益。

  ⑥茵陈收割后根部经过4—7天伤流期,愈伤组织形成期20天左右,便开始新芽分化,形成多枝的株丛。伤流期至新芽分化不宜浇水,以防烂根。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