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签订劳动合同
1、签订空白劳动合同“被填空”,月薪缩水一半【案例】今年3月,南京一所“211”高校应届生小莫应聘到一尸园拽诟家软件公司上班,双方口头约定月薪6000多元。拿到劳动合同的时候,小莫发现合同上并没有写明岗位和工资,还是在这份空白劳动合同上签字。可几个月来,他每月工资只有3000多元。小莫找到人事部门屡次协调未果,最终公司让他马上走人。小莫要求公司支付当初承诺的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此时公司拿出了与小莫签订的劳动合同,与当初不同的是,这份合同“被填空”了,原来的劳动报酬处已写上3000多元。

3、故意拉长试用期,职场新人无社保【案例】去年10月,南京某职业技术学院应届生小邹进入一家网站工作,至今试用期已超过大半年。尽管小邹做的工作与正式员工无异,但公司每月只发给他1400多元工资。本以为转正后工资会有所提高,但小邹得知,他还要经过3个月试用期才能转正,而且转正后公司才为其办理社会保险。

5、防止优秀员工跳槽,收取3万元服务期押金【案例】小柳是南京一所本二院校大学生,去年毕业后她进入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双方签订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小柳被安排到核心业务部门担任技术人员。为了防止优秀员工流失,该公司收取了小柳3万元的服务期押金,并且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服务期满前小柳无权要求公司退还押金。今年5月,小柳辞职向公司索要3万元押金遭拒,便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该部门支持了小柳的申诉请求。

6、【点评】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面对用人单位以招聘为名收取费用时,毕业生一定要擦亮眼睛,以免上当受骗。比如,用人单位收取入职押金、服务期押金以及笔试、面试费用的时候,不妨多留一个心眼。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3
阅读量:82
阅读量:62
阅读量:71
阅读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