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的症状
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特点是炎症持续三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间歇期亦不能恢复正常,且无明确的致病微生物,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或增厚等障碍。
慢性单纯性鼻炎
1、鼻塞特点为:①间歇性:白天、夏季、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②交替性: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当转向另一侧卧位时,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鼻塞。

3、由于鼻塞,可有间断嗅觉减退、头痛不适及说话时鼻音等

2、肥大的下鼻甲后端如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

4、多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2、局憧钏荭拜部治疗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可以在炎症的各个阶段都发挥强大的抗炎、抗水肿效应,并能促进损伤的纤毛上皮修复,是目前治疗鼻黏膜炎症性疾病的一线药物。对于“妊娠期鼻炎”的患者忌用减充剪禄槟棺血剂,局部慎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妊娠终止后2~4周内鼻炎症状会得到缓解。 (2)减充血剂只有在慢性鼻炎伴发急性感染时才可使用减充血剂滴鼻,1~2次/天,并且一般应用时间不宜超过7~10天,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可引起药物性鼻炎。儿童可短期应用浓度较低的此类药物。 (3)封闭疗法可作迎香穴和鼻通穴封闭;也可作鼻丘或双侧下鼻甲前段黏膜下注射。但此种方法目前已很少应用。 (4)其他鼻塞严重者可按摩迎香穴和鼻通穴位,还可应用淡盐水或海水冲洗鼻腔。

3、全身药物治疗 (1)如果炎症比较明显并伴有较多的分泌物倒流,可以考虑口服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可考虑中成药治疗。

慢性鼻炎的病因分析
1、全身因素 (1)慢性鼻炎常为一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结核、糖尿病、风湿病、急性传染病后及慢性心、肝、肾疾病等,均可引起鼻黏膜长期淤血或反射性充血。 (2)营养不良,如计茄妙蜷维生素A、C缺乏,可致鼻黏膜肥厚,腺体退化。 (3)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引起鼻黏膜水肿;青春期、月经期和妊娠期鼻黏膜即可发生充血、肿胀,少数可引起鼻黏膜肥厚。 (4)烟酒嗜好或长期过度疲劳,可致鼻黏膜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5)免疫功能障碍,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脉管炎、囊性纤维化及器官移植或肿瘤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3、职业和环境因素 职业或生活环境中长期吸入各种粉尘,如煤、岩石、水泥、面粉、石灰等可损伤鼻黏膜纤毛功能。各种化学物质及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甲醛及乙醇等)均可引起慢性鼻炎。另外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