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惊鹊”“鸣蝉”“蛙声”描绘了怎样的夏夜风光?它反映了夜行人怎样的心情
“惊鹊”、“鸣蝉”、“蛙声”描绘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反映了夜行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的心情。
诗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栖息在枝头的喜鹊被惊的飞走了。清凉的晚风送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也在说着这是一个丰收年。
天空中漂浮着云朵,闪烁的星星忽隐忽现,山前下起了点点的小雨,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仍旧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转弯的地方,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扩展资料
背景: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赏析: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