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诊小孩及大人排出物

2025-10-31 02:38:43

1、(一)望痰

痰——由肺和气道排出的粘液(病理产物)。

痰白清稀——寒痰(寒邪阻肺/脾阳不足,湿聚为痰)

痰黄而稠——热痰(邪热犯肺,煎熬为痰)

痰粘难咯——燥痰(燥伤肺津/阴虚津亏,肺失清肃)

痰白量多——湿痰(脾失健运,湿聚为痰)

痰中带血——咯血(肺阴虚/肝火犯肺,虚火灼络)

脓血腥痰——肿痈(热毒壅肺,肉腐成脓)

 

2、(二)望涕

涕——鼻腔分泌的黏液,涕为肺之液。

鼻流清涕——外感风寒

鼻流浊涕——外感风热

鼻清量多,喷嚏频作:鼻鼽——风寒束肺

久流浊涕,量多腥臭:鼻渊——湿热蕴阻

 

1、(一)望涎

涎——口腔中产生的清稀粘液(正常分泌物)。

清涎量多——脾胃虚寒(气不化津)

口吐粘涎——脾胃湿热(湿浊上泛)

小儿流涎,涎渍赜下——滞赜(脾虚失摄/胃热虫积)

睡中流涎——胃中有热/宿食内停。

 

2、(二)望唾

唾——口腔吐出的稠滞泡沫状的黏液。唾为肾之液。

时吐唾沫,畏寒脘冷——肾阳亏虚,胃中虚寒

时时多唾,脘腹痞胀——胃有宿食/  湿邪滞胃

 

1、呕吐物——由胃中反出,从口鼻而出之物。

呕吐机制——外感内伤。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

呕物清稀,无酸臭味——寒呕(胃寒饮停,胃失和降)

呕物秽浊,有酸臭味——热呕(邪热犯胃,胃失和降)

呕物酸腐,不消化物——伤食(暴食伤脾,胃失和降)

呕物黄绿苦水——肝郁犯胃/肝胆郁热,胆汁上泛

呕吐清水痰涎——痰饮(饮停胃中,胃失和降)

吐血鲜红或紫暗有块——胃热/胃瘀/肝火犯胃

 

1、(一)望大便

正常大便:黄色条状,干湿适中——脾胃健运,吸收精微,排除糟粕。

大便清稀——寒湿泄泻(寒湿生冷,脾失健运)

便黄如糜——湿热泄泻(胃肠湿热,传导失常)

完谷不化——脾虚泄泻/肾虚泄泻(火不温土)

便夹脓血——湿热痢疾(传导失职)/肠癌

便色灰白——黄疸(肝胆失疏,胆汁外溢)

便如羊屎——肠道津亏(热盛/阴亏/胃火/噎膈病)

大便带血——便血(脾不统血/肛络瘀滞)

2、(二)望小便

正常小便:尿色淡黄,清净不浊,尿后舒适——脏腑气化正常,膀胱司合有度,津液充盈。

小便清长——虚寒证(不伤津液,水津下趋膀胱)

小便黄短——实热证(热盛伤津,汗吐下利伤津)

尿中带血——结石伤络/膀胱湿热/阴虚火旺/脾肾不固

尿有砂石——石淋(湿热内蕴,煎熬尿液)

尿浑如泔——尿浊(脾肾亏虚湿热下注,气化不利)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133
  • 阅读量:110
  • 阅读量:60
  • 阅读量:177
  • 阅读量:53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