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的栽培种植技术方法
1、种子繁殖,选地、整地:按生物学特性选择土壤,选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地作栽培地。深翻土地,耙平后做宽130厘米的高畦。深翻大概30厘米,去除杂树枝等,每亩施腐熟厩肥2500-3500千克,饼肥1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整平耙细后,作成宽150厘米、高20厘米的高畦。
2、播种:在畦内按沟距20-24厘米开横沟;沟深5-7厘米,播幅6厘米,种距2-3厘米。每亩用种子10-12千克。播后覆盖堆肥或草木灰,再盖细土与畦面相平,上面再盖稻草保湿。气温在17-20℃,并有足够的湿度,播后18-20天出苗。发芽后揭去盖草。幼苗开始出土时需搭棚遮荫,也可在畦间用玉米等作物遮荫,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苗高3厘米左右时拔草施肥。秋季结合松土施肥,肥料以人畜粪为主。每次每亩施用1000-1500千克。
3、适时定植一年以后的幼苗即可定植。一般在10月或春季末萌芽前,幼苗高10-12厘米时带土定植。起苗时按大小分级分别栽植。按行距50厘米、株距24厘米开穴。先栽2行天门冬,预留间作行距50厘米,再栽2行天门冬。定植时将块根向四面摆匀,并盖细土压紧。在预留的行间,每年都可间作玉米或蚕豆。

6、采收加工天门冬以块根入药。定植2~3年后可采收,4~5年后产量更高。于9月至翌年春萌芽前,挖出块根,除去须根,洗净后于沸水内煮10~15分钟(易剥皮即可),取出剥去外皮,烘至八成千,用硫磺熏10小时,再晒干即成。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