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软件:面对客户的价格纠缠处理办法!
很多外贸业务员对客户的价格纠缠都很头疼,那么到底有没有什么方法或思路来应对呢,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面对客户的价格纠缠
1、要认真分析自己产品的定位和对方市场的行情你对对方的市场了解吗?对方市场上适合什么样的品质?自己的产品分什么品质区间?产品的定价对于客户的目标市场来说合理吗?客户市场上常见的是哪些规格?有蚯岈烧缎哪些不同?打个比方,美国市场。就我做的产品来说,美国市场是一个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市场。这个市场上,高端,中端和低端的客户都有,并不是大家一贯认为的采购数量大,质量高档为主。而且美国也不一定就是最终的消费市场,很多美国的公司也是再转卖到南美。如果一味地给美国客户价格报得太高,反而得不偿失。你的产品定位:打个比方,如果你的产品是高质量的货,那么对于那些只有低价竞争才能进入的市场的客户,不用花太多精力。做贸易,首先要分清楚,哪一类群体才是你的客户。集中你80%的精力去专攻这类市场和客户才是你要做的。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然后充当救火队员一样这个客户应对一下,那个客户应对一番。分散精力不说,效果也很差。以前我也说过这样的观点:一个业务员的收入的高低,并不在于他有多少数量的客户,而是在于他维护和培养起多少优质客户。业务员的大部分提成是从优质客户身上赚到的。一些价格接受能力差又诸多要求的客户,不值得去倾注同样的精力。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bai粉的心,没有意义。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做销售做到最后你发现你的老客户都是跟你脾气相近,能够给予理解,并且沟通顺畅的一群人。这些人是你的朋友,你的优质客户。而那些每次价格一压再压的,无底线的客户,因为你不带他玩,他已经去折磨别人去了。所以放轻松,不要对自己求全责备,要明白一点,并不是所有找你询价的客户就一定是你的客户。有些客户,市场的需求和定位不同,注定就只是过客。这个,我们可以通过罗 马 管 家,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来。即使你卯足了劲,结果也只是憋出了一个屁。还是那句话,要知道自己产品的定位和自己主要的客户群在哪里。
2、稳定心态这里我想多说一些关于心态的问题。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能理解业务员久久没有订单的心态。但是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忍受得了多少寂寞和煎熬才值得起多少赞美。外贸并不像它表面上那么风光无限,伴随着成长之路的往往是疲惫,颈椎不适,腰酸背痛,莫名的焦虑和无形的压力。因此你不但要保持健康的体魄,更要练级一颗强大的心。这里不仅仅指抗压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态的历练。我见过很多业务员,都是客户随便吓唬一下,就自乱阵脚,立马给客户降价了。之后客户一次又一次的还价,陷入一种泥潭中。甚至有的业务员,为了接订单,价格都谈到成本价之下,最后还要贴港杂费,自我安慰说先把客户做起来。从某些角度来说,新人也需要价格上的扶持,但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扶持应该是指导业务员怎样去应对,怎样合理地应对客户要求降价的要求,手把手地指导业务员谈定客户,并告诉业务员为什么采取这些应对策略和技巧,让他去领悟,而不是给个成本价让业务员去接单。如果出于认可业务员的努力或者扶持新人而同意不惜以成本价甚至略亏去接单,(我想每个业务经理手上总有一些因为价格原因没有做起来的客户),那你完全可以转两个这样的客户,让业务员去底价接单,可这样的同情认可或鼓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好的业务员,不急于接单!业务员千万不要为了接单而接单,这种急于接单的心态要不得。这是一种完全被拉到成本线的畸形竞争,不利于业务员的成长。做业务,一定要有底线!只要你确信质量没问题,交期没问题,价格慢慢谈,不要为了接订单而去勉强接订单。否则只会占用资金,占用交期,浪费产能。
3、尽可能多地分析客户如果通过网络上的资源无法对客户了解更多,那么邮件中去有目的地设置一些问题去问客户也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客户在考量你,你也可以去了解客户,这没什么。具体怎么分析,怎么提问,多看罗 马 管 家数 据分 析结果 我就不再复述了。
4、很多时候客户不是在真的拒绝,只是虚长声势客户很多时候其实只是一种虚长声势,故意制造议价的僵局,想刺探你的反应。这是一场心理战,我们把利润设想为城池。你赢了,那么保住的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定。如果你稳不住输了,那么代价可能不止是一城一地,很可是今后不休止的割地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