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的几大原则
1、第一,不要空腹喝牛奶。空腹喝牛奶会稀释胃液,不利于其他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易引发腹痛、胀气、腹泻等情况。正确做法:孩子的理想早餐,应该是高蛋白+高热量的膳食。先吃米或面食这些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然后再喝牛奶,使牛奶在胃中与其它食物混和,延长停留时间,有助于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
2、第二,不要高温煮沸喝。高温加热或煮沸后,牛奶中很多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蛋白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等都会被破坏,从而降低了牛奶的营养价值。正确做法:建议将牛输坚恕庥奶带包装放入80℃左右的热水中,偶尔左右摇晃一下,待水温降至合适温度,牛奶也就温热了。这样不仅安全快捷,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中的营养成分。
3、第三,不要只吃牛奶+鸡蛋。早餐只吃鸡蛋和牛奶,会导致孩子摄入的能量不足,缺乏碳水化合物,孩子会很快感到饥饿,从而造成精神不集中而影响学习。正确做法:建议在孩子的早餐中,加入馒头、面包、米粥、面条等某一样淀粉类食品,增加能量的供给。
4、第四,不要搭配酸性食物。牛奶中的钙,在遇到酸性物质时,会发生凝集、沉淀,变得难以消化吸收,脑甘笸浼严重者还会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因此,喝牛奶时不宜食用含酸性的果汁、水果或蔬菜。例如,苹果、橘子、橙子、柠檬、香蕉、葡萄、猕猴桃等含有大量果酸或维生素C的水果也会和牛奶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凝固成块,建议不要同食。另外,像菠菜、甜菜、苋菜、马齿苋等多种蔬菜中,草酸含量较高,最好不与牛奶同吃。
5、第五,不要与巧克力同食。巧克力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同时食用牛奶和巧克力,会生成不溶性“草酸钙”,长期如此,会造成结石、腹泻、缺钙和生长发育缓慢。正确做法:喝完牛奶两小时后再吃巧克力或者吃完巧克力隔几个小时后再喝奶。
6、第六,不要把牛奶当水喝。很多家长觉得牛奶营养价值高,多喝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鼓励孩子把牛奶当水喝。牛奶喝太多反而有损孩子健康。正确做法:每天要喝300g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对于青少年及运动量偏大的人群,摄入总量建议不超过50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