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安全感的六个方法
1、第一个方法就是我们的陪伴与分享。需要强调的是,亲子时间的质量更为关键,时间长短并不是重要的,要给到您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尽可能的进行丰富的互动,让您的孩子形成一种认知,无论外界如何改变,自己总是被爱,被支持的,她可以放心的去探索这个环境以及世界,随时都能够得到一个安全且温暖的怀抱。在孩子出生零到六岁时间里面,一周岁里面是最为关键的时候,在这个时期每隔一个月能力上就会有变化,从一岁到三岁这期间里面的三个月为一个阶段,三个月就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说孩子的语言的表达,讲话的方式等等,那么三周岁到六周岁这个时期,是最后的成长的关键期,我们称之为半年一变化,也就在这个时候,孩子行为习惯,性格大体已经养成了。安全感的建立,一定要在他三岁之前给他非常高质量的陪伴。

3、第三个方法就是放手与引导,父母作为孩子安全基地,最终是希望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这个环境,跟社会、与周边的环境来进行逐步接轨,父母要去区分什么是吓人的,什么是危险的,看上去吓人的也许并不岜抟卵儋危险。比如说我们的宝宝。开始练习吃固体食物的时候,医生会去提醒,要注意噎住跟干呕,你看我的反应看上去很吓人,但其实它是孩子的本能,防止它被噎住的。而实际看上危险的,有时候并不吓人,比如说有些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但是无意中的传递一条非常危险的讯息,认识的人就是安全的吗?你会发现,实际上90%的儿童受害者都是来自于熟人作案,父母要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跟力量,引导孩子尽可能多的去了解这个环境以及社会。除此之外,应该为我的宝宝建立规则和界限,孩子才会喜欢规律的而非杂乱无章的生活,吃饭睡觉这些每天都做的事情都有固定的程序,让孩子对于说有所预期,比如说等一会儿你就该吃饭了,再比如说太阳落山了,妈妈就该回家了,再比如说天黑了,你就该洗澡啦。事实上,我们会发现作息规律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父母也会减少很多的焦虑和挫败感,在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尤其是对于说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不用再手忙脚乱的去表达,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哭闹,让孩子作息有规律,同时也给他立规矩,毕竟这个社会是有界限的,如果我们的父母不用温和的方式告诉孩子,那么这个社会就会用严厉的方式去惩罚他,我们肯定不希望这样的事情是发生,孩子犯错的时候,与其想办法惩罚他,还不如让我们的孩子直接面对他做事情的结果,这样的话,我们的宝宝会更加自然地建立起因果关系。

5、第五个方法是降低自己的焦虑。我相信很多父母对于孩子未来都有一定的想法或者是规划。同时对于孩子短期之内也有一定的想法。在当下跟长远未必是一致的,比如说两岁左右的宝宝会变得比较固执,或者是叛逆,家长不让他干什么,他非要干什么就会让很多父母很有挫败感,但其实换位思考。如果说这种品质放在成年人身上,叫做好学,锲而不舍,这是一个优点,所以尽管有些行为,现在让人会觉得很烦恼,但是只要你学会适当引导的方法是非常有益的,培养出孩子非常好的安全感以及健全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