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声卡和独立声卡性能对比
人们普遍认为,独立显卡比集成显卡强,所以近似地独立声卡也比集成声卡强,尽管大部分人其实都说不出独立声卡强在哪里。实际上,目前主流的集成声卡真的就比独立声卡差很多吗?答案是"No",其实集成声卡是“故意输的”,要是稍微认真点爆发一下潜能,现在的集成声卡PK独立声卡完全不是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科普一下集成声卡到底有多大的潜能!
其实我是故意输的!集成声卡潜能大揭秘

传统的声卡设计基于“AC97”规范,这个规范最初是由Yamaha、创新、Intel等多个厂商联合制定的,既适用于主板(集成声卡)也适用于独立声卡。
简单来说,AC97规范把音频处理器/控制器和解码器(codec)分离了开来,让主板得以配合这种设计在芯片上提供音频控制器,并以CPU作为音频处理器,大大简化了“声卡”的结构,让主板厂商只需加入一个符合AC97规范的解码器芯片(codec),即可组成“声卡”,其优势很明显,就是整合度高、节省成本。
新的AC97规范声卡:ALC 655
AC97规范最初在1997年制定,初期只支持双声道立体声的音乐、电影播放,后期这个规范得到了多次修订,最新版是2002年的2.3版,添加了最大6声道支持、数字输出、更多配置选项等功能,比如ALC 655就是2005年,甚至2007年,还能看到的AC97规范集成声卡,虽然能够支持6声道音频,但是信噪比只有86dB,音质表现不尽人意。
新型HDA高清集成声卡的规格已经足以和独立声卡相媲美了,为什么集成声卡还是比不过独立声卡呢?为什么还有用户能够听出独立声卡与独立声卡的差距呢?其实一个首要原因,就在于线路优化的问题,我们以AC97 的一个设计缺陷为例来说说。
众所周知,主机的音频输出有背面板和前面板两种,在AC97规范中,向3.5mm接口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会先输出到前面板,然后再返回到后面板,在机箱里来回跑了一趟。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只要我们在前面板插入了耳机之类设备,音频信号自然就会被前面板的设备截获,后面板就会自动静音。而坏处就是,本来就易受干扰的模拟信号这样在机箱里来回跑一趟后,音频输出质量就明显降低了。HDA规范加入了接口侦测技术,让音频信号不用再绕机箱跑,简单的线路优化,就带来了至少10dB的信噪比改善,音质因此得到明显的改进。
用料缺陷:非专业音频电容
除了线路优化,集成声卡还有一个用料上的问题,因为主板厂商所用的电容等电子元件都是从固定厂商处大批量进货的,买了电解电容的就在声卡部分用电解电容,买了固态电容的就用固态电容——一般来说大家都不用专业的音频电容,因此集成声卡在低频和高频一些表现上会不如专业的独立声卡那么圆润、饱满,空有高规格,没有好用料搭配,结果达不到相应的高音质。
因此,集成声卡比不上独立声卡,其实主要还是线路优化和用料优化上没有做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