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8种最常用乡土植物
1、月季生长习性: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喜温暖、日照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地理分布: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和甘肃等省的山区,以上海、南京、天津和北京等城市种植最多。观赏特性:花色品种多,除了单色,还有很多复色、镶边品种,不少品种还有芳香。月季是春季主要的观赏花卉,是南北园林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花卉,花期长,可用于布置花坛、花境、庭院花材,也可制作月季盆景。

3、芍药生长习性:喜光,耐寒,适合栽种在遮荫处且土壤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地,怕积水。地理分布:中国主要分布于江苏、华北、东北、陕西及甘肃南部。观赏特性:花大色艳,常作为专类园观赏。或用于花境、花坛以及自然式种植。

5、西府海棠生长习性:喜光,耐寒,忌水涝,忌空气过湿,较耐干旱。地理分布:我国华北、西北和山东等地。观赏特性:树姿似亭亭少女,花朵红粉相间,叶色嫩绿可爱,果实鲜美诱人。不论孤植、列植还是丛植,都魏然可观。

7、紫藤生长习性:对气候及土壤适应性强,较耐寒,能耐水湿和贫瘠土壤,喜光,较耐阴。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向阳避风的地方最适宜栽植。地理分布:中国从南到北均有栽植,其中以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最为常见。观赏特性:中国自古以来作为庭园棚架植物,为优良的垂直绿化材料。先花后叶,春季紫花烂漫,别具一格,广泛运用于湖畔、假山、池边等。

9、凤仙生长习性:喜光,怕湿,耐热不耐寒。喜向阳的地势及疏松肥沃的土壤,但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生长。地理分布:在中国各地庭园中广泛栽培,为常见的观赏花卉。观赏特性:凤仙花如鹤顶、似彩凤,姿态优美,鲜艳的红色凤仙和娇嫩的碧色凤仙早晨开放,花色、品种极为丰富,是花坛、花境常用绿材,可丛植、群植及盆栽。

11、大丽花生长习性:喜半阴,阳光过强会影响开花,喜欢赜摧蛳驵凉爽的气候,9月下旬开花最大、最盛、最艳,但不耐霜。不耐干旱,不耐涝,适合栽植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肥沃砂质土壤中。地理分布:原产墨西哥,是全世界栽培最广的观赏植物。20世纪初引入中国,在多个省市均有栽培。观赏特性:花期长、花径大、花朵多。以秋后开花最盛,花色有红、紫、白、黄、橙、墨、复色七大色系。花朵有单瓣和重瓣,单瓣开花时间短,重瓣开花时间较长。适合花坛、花径或庭前丛植,矮生品种可作盆栽。

13、萱草生长习性:耐寒,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适应性强,喜湿润也耐旱,喜阳光又耐半阴,对土壤选择性不强,但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为宜。地理分布:原产中国、西伯利亚、日本和东南亚。观赏特性:花色艳丽,栽培容易,绿叶成丛极为美观。园林中多丛植或用于花境、路旁,耐半阴,又可用作疏林地被植物。

15、迎春生长习性: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在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土为佳。地理分布:产于中国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西北部,中国及世界各地普遍栽培。观赏特性:枝条披垂,冬末至早春先花后叶,花色金黄,叶丛翠绿。适合配置在湖边、桥头、溪畔,或在草坪、坡地、林缘等处栽植,为早春观花

17、美人蕉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霜冻,对土壤要求不严,稍耐水湿。不耐寒,能耐贫瘠,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地理分布:原产美洲、印度、马来半岛等区域,分布于印度及中国大陆的南北各地,中国各地均可栽培,但不耐寒,霜冻后花朵及叶片均凋零。观赏特性:花大色艳,株型优美,栽培容易,可盆栽,也可地栽,装饰花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