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式”或“麻雀战术”是什么意思
麻雀战是抗日游击战的一种作战形式。麻雀在觅食飞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麻雀战”。
抗日战争中,抗日根据地民兵,时而三三两两,时而成群结队,出没在山野密林,狭谷隘口,地道暗洞,青纱帐里,像麻雀啄食那样,东一枪、西一枪,出敌不意,乘隙而入,扭住敌人,一阵猛打。
敌人反击时,就立即撤离,隐蔽得无影无踪。敌人撤退时,就呼啸而来,枪声四起,杀声遍野。使敌人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吃又吃不好,睡又睡不香;陷入心神不宁,狼狈不堪的境地。
扩展资料:
由来:
1937年11月26日,日军步兵500人和1个骑兵连向山西长治县附近的范村进犯。八路军第129师第771团以一个连的兵力,分散埋伏在10多里长的山地、道路附近,三人一组,五人一群,飘忽不定,时聚时散地打击敌人,经过几小时的战斗,消灭日军近百人,击毁军车1辆。
时任129师师长的刘伯承风趣地说:“不要小看这个‘麻雀战’,有时一只‘麻雀’也会闹得敌人团团转哩”。
1938年7月7日,刘伯承在《129师抗战一周年战术报告》中,专门提到范村战斗,称之为“发明了打麻雀仗”,从此产生了“麻雀战”这个名称。后来我各地游击队和民兵经常出没于敌人行军纵队的四周,把兵力零星散布得很开,利用良好的隐蔽,不断向敌人射击,打得敌人防不胜防、惶惶不可终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麻雀战术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