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
1、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用愉快的气氛感染学生。民主和谐的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基础。教师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益友。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师生共同探讨真理、共同进步;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要有豁达的胸襟,诚恳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蹲下来和学生谈话,真诚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二、用风趣幽默、形象具体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情趣。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上的笑声会制造出积极的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良好的教学幽默艺术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驱除学习疲劳,引发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时有学生怎么也听不明白,这时我灵机一动:“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同学们不知老师要干什么,这时我再说:“把前两只脚放在桌子上。”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时鸡和兔子的脚就一样多了,现在共有多少个头?”“26个”“多少只脚?”“26×2=52只”“为什么少了12只脚”“被兔子放到桌子上了。”“所以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6只兔子,20只鸡。”同学们在愉快的笑声中学到了知识,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能力。


4、四、适当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限度实现自身价值”,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学生最期待老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但是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他们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看到学生的进步,抓住其闪光点进行评价,就能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展。

5、总之,在情趣教学过程中,明理与体验同在,自信与机会共舞、智慧与参与同生,让爱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情趣充满学生人生成长的历程,使他们乐学、愿学、爱学,成为和谐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