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浮床工艺
生态修复法是一种采用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建立生物浮床或生态基的做法,适用于全梯瓣氨割开放式景观水体。它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将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应用于水质净化,充分利用自然净化与水生植物系统中各类水生生物间功能上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来净化水质,利用生物间的相克作用来修饰水质,利用食物链关系有效的回收和利用资源取得水质净化和资源化、景观效果等结合效益。
生态浮床方法通过水、土壤、砂石、微生物、高等植物和阳光等组成的“自然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适合按自然界自身规律恢复其本来面貌的修复理念,在富营养化水体处理中具有独到的优势。生态浮床有多种类型,能实现不同的功能。要根 据不同的目标、水文水质条件、气候条件、费用,进行浮床的设计,选择合适的类型、结构、材质和植物。浮床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以下 四个因素稳定性:1.从浮床选材和结构组合方面考虑,浮床框体要求坚固、耐用、抗风浪,目前一般用 PVC 管、不锈钢管、木材、毛竹等作为框 架。PVC 管无毒无污染,持久耐用,价格便宜,重量轻, 能承受一定冲击力。不锈钢管、镀锌管等硬度更高、抗冲击能力更强,持久耐用,但缺点是质量大,需要另加 浮筒增加浮力,价格较贵。木头、毛竹作为框架比前两 者更加贴近自然,价格低廉,但常年浸没在水中,容易 腐烂,耐久性相对较差。2.浮床床体是植物栽种的支撑物,同时是整个浮床浮力的主要提供者。目前主要使用的是 聚苯乙烯泡沫板。这种材料具有成本低廉、浮力强大、性能稳定的特点,而且原材料来源充裕、不污染水质、材料本身无毒疏水,方便设计和施工,重复利用率相对较高。此外还有将陶粒、蛭石、珍珠岩等无机材料作为床体,这类材料具有多孔机构,适合于微生物 附着而形成生物膜,有利于降解污染物质。
北京市首次采用生态浮床技术治理什刹海、永定河图等污染水体获得了良好效果。该技术现已被大力推广应用是北京市为迎接奥运会进行的河道综合整冶中的重点技术措施。万方数据图北京永定河生态浮床示范工程上海市利用生态浮床技术治理城市内的河道不仅有效消除了水体的黑臭现象控制了水华爆发而且美化了城市环境。其中在徐汇区金家塘、闵行区杨树湾河道、闵行区宝华小区河道、青浦区跃进河等地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生态浮床对、四项主要水质指标平均净去除率分别为、和达到了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浮床植物的选型和群落的最优化配置。受污染水体的水质存在差异不同植物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也不同为达到最好的净化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选出最优的植物或植物组合、确定合适的种植密度。大多数植物在冬季生长状况不佳净水效果不理想提高生态浮床冬季的净化能力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之一。污水在生态浮床净游泳馆水处理化池停留一定时间后,进入后续的潜流湿地区,污水在湿地床的内部流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游泳馆设备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流等的作用,以提高其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以下流动,具有保温性能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小、卫生条件较好的特点。这种工艺利用了潜流湿地基质的吸附作用,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特别是对TP的去除效果好。
植物是浮床净化水体主体,需要满 足以下要求:适宜当地气候、水质条件,成活率高,优 先选择本地种;根系发达、根茎繁殖能力强;植物生长 计出浮床需能抵抗一定的风浪、水流的冲击而不至于 被冲坏。
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在水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而人工生态浮床净化机理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滞后,目前人工生态浮床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反应动力学模 型仍未完整地建立起来,现有的模型基本为一些经验模型而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