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不完美,才有完美的心境

2025-05-09 22:31:19

1、“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白居易曾在《适意》中这样表达过自己对自由生命的向往之情。自古以来,失意的文人墨客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希望能在游玩馆戏的清逸酒脱中陶冶性情,驱除烦恼。闲来寄情山水,春鸟林间,秋蝉叶底,宗淙流水过竹林;四山如屏,烟霞无重数, 荒径飞花桥自横。

包容不完美,才有完美的心境

3、人生,永远都是缺憾的。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作“婆娑世界”,翻译过来便是能容忍许多缺陷的世黢茕茚痔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没有缺憾就不能称其为“人世间”。在唁昼囫缍这个缺憾的世间,便有了缺憾的人生。因此苏东坡词日:“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这是人生的实相所在。人生实相,就如一只飘摇的生命之舟,无所牵系,却有各种承载。小船向前行进的时候,苦与乐、爱与恨、善与恶、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聪明与愚..纷纷分从丙侧上船,它们都是生命的必然伴侣。

包容不完美,才有完美的心境

5、“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这是已逝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他坦承自己的人生并不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圆满才是真正的人生。

包容不完美,才有完美的心境

7、其实,人生也正是因为有所缺失才会有所获得,就如同一个残缺的木桶,虽然每次担水回家之后你都无法获得一整桶的水,但是某一天,当你再次从这条路上经过时,也许会发现路旁各色的小花,嗅到淡淡的花香。一天、一月、年,从残缺的木桶中滴落的泉水浇灌了路旁的草籽花粒,它们便在这残缺的遗憾中破土而出,带给人意外的美丽惊喜。但正是这种不圆满才是真正的人生。

包容不完美,才有完美的心境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