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水系-槟榔江
槟榔江源于腾冲古永狼牙山一带,槟榔江干流纵贯盈江县境东部。江面宽蝮舟湛搁至550米,窄仅25米,全长120公里(晕鲩钼公盈江县境内)槟榔江流出口处距县城约15公里,为大盈江水系的一级支流。流域内雨水充沛,形成一山岳型长年河流。槟榔江所属各支流,比降大、落差集中,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计54.69万千瓦,为德宏境内诸河流之最。现除小型电站外,建有一万千瓦的槟榔江电站一座。槟榔江流域地区,北部山势巍峨,峭壁绵豆,致使上游紧束,水势较湍急。至盏西关上镇附近,进入开阔的河谷坝区,江水愈见宽舒。新兴的关上古镇即面江而立,楼宇之下碧波荡漾、绿柳成荫。只见三三两两浣洗、担水的傣家姑娘,穿红着绿倒映碧水之中,使这山葱水碧的槟榔江更显得分外清丽媚秀。出关上镇之后,河谷两岸一带点缀着大大小小凝碧澄绿、浑圆独立的垄冈形山体。每年开春后,柳荫轻掩处,簇簇野樱花正放红。眼底下,金灿灿的油菜花直耀人眼目,远近红、白、绿相间,真是美不胜收。自芒璋以下,山势益见陡峭,江流渐次狭窄。激流中,如垒梁架屋的岩石,横直江心矗立砥柱。槟榔江两岸巉岩半悬,中通一线吊桥凌空飞架,犹为险奇。吊桥两端,老树枯藤下石径迂回、曲折通幽,一派苍郁……沿着山挟水转、水贯山行的江流直下,抵襄外河附近,即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龙街子风景区。此时,只见山石嵯峨处,古木交柯、红蔓披拂。绿荫下,两岸天公巧成,方正规则的石垣,高低一致整齐化一,绵延数百余米,仿佛无数条银灰色的长龙,首尾相接地徜徉在珠玉般璀璨的澄波碧流两厢。每当艳阳普照,岸上、水中交相辉映的石“龙”随波游动,熠熠生辉。故当地人赋予它“龙街子”之称。 江水流至新城杏坝豁然开朗,尔后,悠然慢步地至旧城下拉线,与南底河相交后,汇为一平如镜的大盈江。沿着回旋跌宕、千奇百态的槟榔江溯流而上,一路落英缤纷、山影摇拽,恍若步人意境深邃的山水“画廊”,处处给人以娟秀抚媚、恬静清雅之感。可谓:山川遗古风、水利资百世。这里聚居的傈僳族不同于怒江一带的傈僳族,他们的服装艳丽,民居、歌舞、食宿等有着鲜明的特色,著名的“上刀上,下火海”的刀杆节就是在这里举行的。槟榔江猴桥段是这条江流风光最奇美的一段,由于落差大,江流怒涛滚滚,声如雷鸣,惊心动魄。散落在江中的巨石,千奇百怪。有的如牛躺卧,有的如兽蹲伏,更有一个大石,经江水千万年的雕刻,形似一朵莲花,花心花瓣,形神兼备,称为“莲花石”,是槟榔江中的一大奇景。到了冬春季节,江水碧蓝,清澈见底,江岸杜鹃染红,百草铺绿,形成一幅浓淡相宜的绝妙的山水画。槟榔江特产一种细鳞白鱼,这种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若配上腾冲棕包米和干腌菜,烹成“棕包白鱼汤”,是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佳肴。槟榔江最让人称奇的趣闻,莫过于“鱼上树”了。这里的江水中有一种腹部长有吸盘的鱼,它的产卵时间在夏季。可是夏季的槟榔江是江水暴涨、怒涛汹涌的季节,这种鱼不可能找到一处安静产卵的地方,于是它便趁江水暴涨的机遇,从波峰浪尖上跃上水边的树干或树枝,用它的吸盘吸住枝干,借以产卵,这便是“鱼上树”的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