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中经常用到的九大对比手法

2025-05-26 05:38:39

1、1.字体大小(粗细)对比大小对比在文字排版中是最常见的,在需要罗列的信息里一般会有标题、小标题、内文之分,也会有重点信息和非重点信息,把重要的信息放大,次要信息则缩小处理,就形成了大小对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次要信息对重要信息的干扰,使之更容易被接收。大小对比还能使版面的层次更丰富,让受众有细节可看,当然,最终的还是得以那几种对齐的方式来排列,呵呵!

2、2.长短对比长短对比分为行与行之间的长短对比和列与列之间的长短对比。在文字排版中,每一行文字长短不一,要比每一行都等长好看(段落文章除外),而且文字段落的侧面最好是呈波浪形,如上图,这一点我在文章《设计的基础就是把轮廓做好看》中有细讲。所以我们在排版时可以通过断句来刻意形成长短对比,使排版看上去更美观(最好别把词语或单词断开)。

3、3.稀疏对比在实际排版中,我们需要处理的文字常常是有功能、信息、地位之分的,这时候最常见的处理手法就是把同一类型的信息摆在一起,而不是同类的信息则会区隔开来,然后对它们分别进行不同的字体、字号和颜色处理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信息清晰、看起来比较透气,设计师可以利用这种手法制造视觉流程,引导受众阅读信息。

4、4.方向对比即把版面中的一部分文字信息朝某个方向排版,而另一部分文字则朝其他方向排版,这种手法可以有效增加版面的动感或者空间感,海报设计中比较多见,因为很多海报的信息比较多,对排版的限制又比较少,所以设计可以玩的很灵活。下图海报为向右上倾斜和向左上倾斜的对比。

5、5.字体对比士候眨塄大家应该都听过这种说法:"一个画面里的字体最好不要超过3种。"因为过多的字体会造成版面很凌乱,不过如果一个版面里的信息比较多,而又只有一种字体的话,也会显得有点单调,用两种或三种字体进行排版可以制造对比,既能把不同信息区别开来,也能丰富版面,使设计看起来更具吸引力。但也并不是字体不同就能形成对比,而是需要这几种字体的风格能形成比较大多反差,例如书法字体与宋体,手写字体与黑体等等。上图的版式中,是在众多的罗马体当中夹杂了一个手写体,正正规规的罗马体与随性的手写体组合在一起,就产生来化学反应,整个版面一下子活了起来。

6、6.字体颜色对比说到颜色对比,大家很快就会想到图片中的颜色对比,其实文字排版里面也会经常用到,运用色彩对比的文字排版可以起到突出重点、区分信息、装饰画面的作用,同时不同的颜色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合理的运用色彩对比,可以让设计更符合所它所表达的内容的属性,在标题设计中会比较常用到此手法。

7、7.图文对比我们孀晏弁钾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线与面的对比。文字与图片是平面设计的两大最主要元素,所以掌握图文对比手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图片与文字的组合方式有很多种,如:并列排版、文字绕排、图叠文、文叠图等等,图片出现的形式主要分规则的几何形和不规则的异形两种,这些我们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纯文字的版面虽然也可以排得很好看,但是会缺少有图片时的视觉冲击、感染力和美感,如果把上图的图片去掉全填满文字,该版面的张力与美感瞬间就没有了。

8、8.立体字与扁平字对比这种对比效果在广告设计中比较常见,例如把标题设计成3D的立体效果,副标或者内文用扁平效果,或者某个画面的主视觉就是立体,标题则直接用扁平字等等,出来的效果也很不错,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很强。右上图就是把做上图的立体字效果去掉了,结果视觉中心显得很单薄。

9、9.局部与整体对比局部与整体的对比在平面构成中又称特异,即版面中的大部分元素是一个效果,而只有局部的某个元素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效果,局部与整体的对比感很强,能形成强大的反差,所以容易造成眼前一亮的效果,另类处理的局部部分也会随之成为视觉重点。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