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买书未必是好事三种情况不宜
1、一对父母来说,没有原则的给孩子买书时不宜再买。这主要表现在,孩子要什么书,父母就买什么书,缺乏甄别,而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孩子对书籍慢慢缺乏兴趣,这就像是玩具,少的时候孩子们格外珍惜,而且对更多的玩具充满美好的向往和期待,但如果过多,孩子们就缺乏玩的兴趣而只专注于得到更多的玩具,玩具的价值被忽略了。这是过度满足的结果。孩子想买什么书就买什么书,这种无原则的做法无疑也是一种宠溺,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除了从书本上学不到什么知识和品德,还会造就孩子蛮横自大的态度,所以,好的东西也要合理满足。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南京一两岁女宝宝,医生检查发现乳房发育,卵泡也长了。原来,爸妈认为孩子吃鱼虾会聪明,从开始添加辅食后不久,每天喂鱼吃虾,还喝一碗鲫鱼汤。医生说,人工养殖的淡水鱼生长周期短,很可能是饲料中加了激素,孩子要慎吃。但从父母喂养角度来说,凡事都有个度,吃东西也是,鱼虾有营养是好事,但饮食也要注意荤素均衡搭配呀。还有,一些孩子具有喜欢学习的品格,就象一些孩子喜欢书籍一样,这非常好值得肯定,但如果父母让孩子过于专注于学业或阅读,那好好的一个孩子有可能变成“书呆子”,所以父母也要让孩子多出去走走,与人交流,从大自然中获得情操的陶冶。所以,并不是说孩子喜欢书就给他买,一方面要有节制,最好买的书籍得到了价值体现,再继续买其它的,另一方面,健康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积极充实的生活态度才不会让孩子将来出现“照搬书本”“缘木求鱼”或“纸上变兵”等笑话。
2、二对孩子来说,非常渴求得到一本书时父母不宜马上买下。小孩子对书籍的判断是盲目的,有时候他们可能非常喜欢一些书而缠着父母买下,但孩子是否真正的喜欢呢?父母这时要在心里打一个问号。因为我也碰到过类似情况,那就是小韬非常渴望买一本书,看到孩子的求知欲这么旺盛,我也欣喜过,但后来的情况怎样呢?买下后,小韬可能只翻看一会儿就放在一边兴趣缺缺了,于是,白花了钱,书的价值也没有体现出来。这样的情况还存在于,我自以为是或者看一些大力宣传的书籍,说某本书多么多么好,然后买下却发现孩子根本不感兴趣。于是,慢慢的,很多时候我便不随便给孩子买书了,买这么多书不看只扔一边,像垃圾一样放在书橱里,占地方不说,还碍眼,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些书的内容也过时了。当然,不排除一些书的价值将来会得到体现。比如一周岁时给小容小韬定的月刊画报啥的,这时候两人才开始有兴趣阅读。那么碰到上面的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我的经验是不买,不如尽量带孩子多讨论,然后闲暇时去超市或书店多看多读,如果觉得真有必要,再买不迟。
3、三从书籍本身来说,玩具类的书籍不宜多买。小孩子的书籍各类繁多,有些书籍,特别是一些卡通动漫的图画书,除了打打杀杀,出现几个“呀!”“啊!”等等的语气词,然后结果是英雄打败怪兽,这样的书简直没有什么内涵可言,但是孩子们却受电影电视动画片的影响而格外钟爱这些书籍,钟爱并不一定要满足孩子,这类书籍也不宜多买。但我给小容小韬买过,但数量是严格控制的,多的话也不会超过两本。当然,一些基于动漫人物形象而衍生出的一些有意义的童话小故事,如果孩子喜欢,是可以买的。还有一些书籍,只顾商业利益获取吸引孩子眼球却少有知识价值,这类书籍也不宜多买。阅读习惯的培养跟父母的引导也不无关系,但如果基于孩子的兴趣,阅读才是轻松而愉悦的,而这样的心情也才能更激发出孩子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一本好书,有可能成就孩子的阅读习惯,而把他们引入书籍中无穷无尽的精彩,充满幻想和自由想象的空间里。所以,如何买一些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书籍不至于被浪费,是父母应该费心的一个事情,书籍,也不是想买就买的,多多和孩子交流,才能买到一些实用而真正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