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教程:对应分析

2025-10-27 00:36:41

1、选着相关的变量分别作为列联表的行列变量,都是分类变量。

spss教程:对应分析

spss教程:对应分析

2、需定义各变量所取水平范围,“定义范围”按钮,键入最小值、最大值,然后点击按钮“更新”即可。

“类型约束”中常用“无”,定义分类特殊要求中,系统默认对分类没有特殊要求。行列变量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spss教程:对应分析

spss教程:对应分析

3、模型

“解的维数”:在几维空间中求解,通常采用对应分析是将高维数据做低维处理,尽可能以小的维度解释多的变异,系统默认是2,至少在原先基础上维度降1个。

“距离度量”:卡方距离和欧式距离,这里选择卡方距离,列联表的卡方距离,即卡方统计量。

“标准化方法”:这里选择“行和列均值已删除”。

“正态化方法”:不同的正则化方法,对应分析产生不同的结果。系统默认的是对称正则化,行是列的加权均数,可分析变量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spss教程:对应分析

4、统计量

对应表:输出原始对应表,即原始二维列联表。

行点概览:输出行变量的因子载荷和贡献。

列点概览:输出列变量的因子载荷和贡献。

行轮廓表:基于行合计的各格子的百分比。

列轮廓表:基于列合计的各格子的百分比。

对应表的排序:输出最优对应表。最大因子数,系统默认1。

置信统计量:

行点:行变量各点在各因子上的标准离差及相关系数。

列点:列变量各点在各因子上的标准离差及相关系数。

spss教程:对应分析

5、绘制

“散点图”:“双标图”即在因子坐标中,行变量和列变量的散点对应图,反映行变量和列变量在因子上的对应关系,若以主成分进行正则化,不能输出该因子负荷图。这里就选择“双标图”。

spss教程:对应分析

1、其中第一个即原始对应表,就是原始的二维频数分布表。接下来的是“行简要表”、“列简要表”,例如行简要表中,由对应表知,0.075=98/1315。

“质量”:0.270=1455/5387,其中的1455和5387分别是原始数据的统计量,质量是基于边际频数的影响量,为行或列百分比的加权均数,值越大,对形心影响越大,即越靠近形心。

spss教程:对应分析

2、摘要

降维数至3维(因子),是因为行列2变量中分类数最小的行变量的类数4减一个的结果。

奇异值:最好应该翻译成特征值,解释行与列因子分的相关性。

惯性值:等于各因子特征值的平方,例如0.3=0.173 x 0.173。

卡方:原始列联表的卡方检验。

“惯性比例解释”、“惯性比例累积”,解释因子的贡献率。

置信奇异值”应该翻译成“置信特征值”,因为选择的是2维解,所以只给出两个因子的结果,标准差越小,说明点估计值越准确,因子的相关系数越小,则说明因子分解越稳定。

spss教程:对应分析

3、“概述行点”、“概述列点”,其中的“质量”还是上面图片中的结果,给出“维中的得分”、“贡献”,结果见图片。

spss教程:对应分析

4、因子负荷图,可以看出哪些变量属于第一因子,哪些偏向于第二因子,图形很是直观。

基于第一因子最优对应表,同因子负荷图一样,可以反映行列变量间的相关性。与原始的对应表可知,行列变量的顺序有所变动,观察可知,颜色深对应颜色深的,浅的对应浅的

spss教程:对应分析

spss教程:对应分析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