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喝什么酒:红酒不易醉,却后劲大,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又要过年了,人们又开始为“喝什么酒好”的问题争论。
有人大力推荐喝红酒,理由是“喝红酒不腴李敝笃易醉,后劲还大”。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喝白酒易醉,喝红酒不易醉
而红葡萄酒酒精度数低(通常只有12°),含酒精少,吸收慢,因而不易醉。
可以说,这种解释基本上还是靠谱的。
但是,“红酒后劲大”如何解释呢?
酒精之外,红酒中含有其他能引起醉酒的成分吗?
如上所述,醉酒主要是酒精对脑功能抑制的体现,与BAC相关。
然而,人们早就注意到葡萄酒等酿造酒可以让人更长时间处在“陶醉”状态这一事实。
但是,日常喝酒不会一口闷下所有酒,而是在一定时间内一杯一杯地喝。BAC的变化就是一杯杯叠加的情况,直到喝下最后一杯后,最后酒精从血中消除的速率高于继续吸收的速率,才达到最后的BAC高峰。
结果清楚地显示,红酒和啤酒比酒精和白酒更显著地抑制胃排空,尤以红酒更为突出。
而,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对胃排空存在剂量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也正是喝酒前预先食用高糖饮食可以“防醉酒”的奥秘所在。
胃排空的抑制,就会减缓酒精的吸收速率,BAC升高速度就会减缓,达到峰值的时间也就会延长。因此,相比于白酒,喝红酒就不那么容易醉。
比如,在另一项研究中,志愿者空腹一次性(20分钟内)喝下每公斤体重0.5克酒精的啤酒(酒度为5.1),葡萄酒(12.5)或伏特加(白酒,用奎宁水稀释到20酒度)后,喝伏特加导致的BAC峰值平均为0.077%,显着高于葡萄酒的0.062%,和啤酒的0.05%。达到BAC峰值的时间分别为36分钟,54分钟和62分钟,红酒和啤酒更缓慢。
其中,有部分喝白酒的人BAC峰值超过醉驾的0.08%,就是醉的更厉害。
同样的一组志愿者,不同时间分别喝含有相同酒精量的不同种类的酒,BAC的结果存在显著不同,和白酒的达到的BAC最高值更高,时间更早,也就是更容易醉,醉的更早。
而喝葡萄酒最高BAC水平低得多,时间也更晚,即更不容易醉。
以上试验是空腹状态下“一口闷”的结果。
同样的,日常在一段时间内一杯杯慢慢喝酒,BAC的变化就是几张上图的叠加,叠加的不仅是BAC的最高高度,更大幅度增加的是横轴方向BAC维持时间的拉长。
由于喝下去的红酒的酒精虽然更缓慢,但是终究会进入小肠被吸收,那么,BAC就会更长时间维持在高水平,更长时间让人处在陶醉状态,让人产生后劲大的感觉。
不仅是空腹,不同种类的酒对于胃对固体食物的排空也存在显著的抑制。
一项研究中,志愿者在喝300ml的4%和10%酒精溶液,啤酒,红酒,5.5和11.4%葡萄糖和水后,再进食740千卡热量的固体食物。
结果,固体食物与水组成膳食胃半排空时间为131分钟,4和10%酒精溶液分别为159和166分钟,啤酒为163分钟,红酒长达186分钟,5.5和11.4%葡萄糖分别为154和168分钟。
显示,与水相比,酒精可以显著延长胃对固体食物的排空速率,红酒这种作用表现的更突出。
这意味着,食物和酒精可以协同延缓胃排空速度,因此,进食可以延缓醉酒的发生,减轻醉酒的程度。而喝红酒时,这种协同体现的更显著。
总之,以上证据充分显示,无论是空腹还是进食情况下,红酒中酒精的吸收更缓慢,BAC最高水平更低,出现的时间更滞后。这也就是喝红酒不容易醉的原因。
但是,喝下去的红酒中的酒精最终还是要被吸收进入血液,因而BAC会更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让人们感觉红酒更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