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决定家电代理商的生死!
前几天一个代理商感叹,现在家电代理商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无论规模大小,盈利水平都非常低。例如,2016年,他的公司与某家电品牌的年度进货额是7000万元,纯利只有40余万元。在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只要你跟对了品牌,选对了渠道,基本上就决定了你的努力不会付之东流。当市场中的品牌高度集中,渠道也逐渐被几个大鳄垄断之后,家电代理商正在面临新的洗牌,这次是代理商之间的淘汰赛。那些运营管理水平低,实力较弱的代理商将成为最先出局的一部分。考验代理商经营水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库存。

保持合理库存,提高资金效率
1、库存看似只是代理商经营环节中的一部分,但是却关乎代理商的生死,尤其在利润如此微薄的今天。在规模快速的增长时候,规模带来的盈利已经远远高于库存较高带来的成本。尤其是2015年以后,传统代理商的业棣蚺幌盗务规模能够大多处于微增或者持平的水平,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下滑。但成本和费用每年的增幅仍保持在10%以上。为此,代理商做了一些能够压缩成本的改革,如管理部门间的合并,降低房租成本等,但这些都是外部的改革,并没有触动核心。压缩库存水平来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显得越来越重要。北京某代理商总经理坦陈,这些年的利润都压在库存上。按照进货价格来核算的库存成为利润。但是厂家推出新品的速度非常快,财务核算的数据是在不断贬值的。因此,代理商根本不敢按照实际的价值来核算这些库存的价值。
2、2016年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对于供应链上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于代理商来说,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关注消费升级,保持合理库存,提高经营质量。
3、某代理商2015年起就将库存水平列为对品牌运营总监考核的第一指标。2014年之前,公司的评价库存水平都在17%以上,有的品牌迫于厂家的压力,库存水平甚至在25%左右。2015年起,公司一方面推出各种活动,消化以往的库存;另一方面抵住品牌业务人员的压力,缩减进货的规模。这使得公司年度的平均库存水平降低到了13%左右。2016年,该公司将13%的库存水平作为一个上线,中小品牌的库存水平要在10%左右,战略合作品牌的库存不得高于13%。

缩减单品数量,提供优质售后服务
1、某品牌代理商透露,品牌营销总监在年会时已经明确表示,今年将缩减品类的SKU数量。根据二八法则,20%的单品带来80%的销售规模和利润。因此,过多地开发SKU不但浪费了供应链的资源,也给代理商带来较大的压力。因为每个新品推出,品牌商都会按照比例让代理商提货。有的畅销型号经常是提不到货,有的单品代理商提一次货都很难消化。因此,从规划和研发环节就做好单品管理是厂家协助代理商做好库存的解决办法之一。
2、再如,某小家电品牌的代理商每年无法维修的残损机达2万台。按照单台150元的价格计算,这些残损机给代理商带来的损失达300万元。这还没有计算存放2万台产品的管理费用。因为配件供应不上而导致代理商的损失,说明品牌的售后体系有待加强。因此,改善售后服务体系,加大产品重要零配件的供应,也是协助代理商降低库存的有效方法之一。
3、将库存管理作为代理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作,才能让代理商持续发展。运营和管理是代理商发展的两条腿。强运营可以开源,不断扩大规模;强管理可以节流,有效降低成本。因此,库存正在决定生死,代理商必须将库存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做。已经有越来越多代理商在重新思考关于代理商在渠道中的价值和市场定位的问题。当渠道效率提高之后,会有一部分从事简单买卖的代理商被电商取代。因此,下一步代理商要走的路有两条,对外增加有服务附加值的环节;对内,提高整体的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