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千灯景点介绍及游玩须知

2025-05-09 12:21:42

灯镇位于长江三角洲,隶属江苏省昆山市,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2钣淑硗墀万,其中本地人口5万,外来人口7万。位于昆山市南15公里。东接上海青浦区,距上海虹桥机场30公里;西邻苏州,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  古镇千灯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古镇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素有“金千灯”之美称。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学者顾炎武先生的故乡,其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直激励着天下无数仁人志士。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生存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她美丽、富饶、古老而充满生机,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没想到千灯更小。说通俗点,就是一座小庙,一座破塔,一条石板街,几个名人故居。没有什么东西好看,也没有什么东西好吃。”假如这是你游千灯的感想,那你不是真正的游客,只能说你没雅兴。  千灯古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是很难让游客在脑海中留下记忆的,游千灯古镇应该去寻千灯的文化。  千灯历史上的名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顾炎武、顾坚等,古迹有:秦峰塔、古戏台等,文化特色的店铺有:聚珍堂、雅玩阁等;就历史文化名人顾炎武而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这一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顾炎武作为封建时代的伟大学者,他的道德言行,学问文章虽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其对后世的进步影响还是不可磨灭的。  秦峰塔--又称释迦佛塔,位于千灯镇尚书浦西岸,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由里人王束捐宅,僧从义开山,建波若寺,里人王珏捐宅以广寺基,建造此塔。因位于秦柱山之阳,名秦峰塔。至宋大中祥符元年,般若寺改为延福禅院,秦峰塔亦进行重建,从那时算起,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了。  雅玩阁是一个不足二十平米的雕刻作坊展示室。内有一师傅叫雅风,是一个正直的江湖艺人。主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女士叫芳芳,店中有着再现明奇人王叔远的核舟记 一牧长不过4.5厘米、宽只有2厘米、高2.1厘米。的小小核舟,分上下两层,共有8扇窗, 每扇窗都能打开。船上是共有29个人,一个人只有一粒黄豆大小,但每个人的五官清晰可见。船上还雕有牡丹等饰物。真是精妙绝伦。令人赞叹不已  千灯类似的文游之地还人很多,绝非一天二天能看透的,需要你慢慢的去品,才能体会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江南水乡的古朴风貌,才能了解真正的特色独具的千灯。  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镇,自古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物阜民丰、风物清嘉,是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故乡,也是世界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  2002年以来,千灯实施了一系列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恢复修缮了以顾炎武顾居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景点,主要包括顾炎武故居、顾坚纪念馆、余氏典当行、李宅千灯馆等一批传统建筑的抢救修缮,延福寺大雄宝殿、南山门、偏殿和僧舍的重建,香花桥、凝熏桥、恒升桥、沅渡泾桥等的翻建重建,千灯浦河东临水长廊的新建,千灯浦驳岸的整修加固等。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形成了以顾炎武思想为代表的国学文化、以昆曲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延福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和以石板街为代表的水乡文化。千灯古镇走“景点以文化为内涵、文化以景点为载体”的特色发展之路,基本形成了以水乡古镇风貌为背景、以历史文化展示为特色,集寻贤访古、水乡观光、古镇揽胜为一体的旅游格局。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古镇千灯景点介绍及游玩须知

景点介绍

1、三桥邀月  千灯龙乐易镇于2010年5月15号开盘 投资顾问李平187 2100 4793 三桥是千灯水乡桥文化的精华和缩影。跨过三桥,就跨进了具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千灯古镇。三桥连袂而筑,分别呈现宋、明、清三代的不同特色。东边的小桥叫方泾浜桥,因河名方泾浜而得名,为明代特色;中间横跨尚书浦上的三孔石拱桥为恒升桥,恒升取步步高升意,为清代特色;西岸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是鼋渡泾桥,为宋代特色。三桥有一美丽的名字,称为“三桥邀月”。

古镇千灯景点介绍及游玩须知

3、释迦牟尼涅槃像  名贵的缅甸白玉精雕细琢而成。白玉毛料1999年在缅甸发现,历经三年艰苦开采,始现于世。玉料为一块完整一体的纯天然玉料。据玉材的天然造型,经过精心设计,由德纯艺高的工匠历两年时间精工雕成。玉佛精美华贵,庄严殊胜,玉清底白。佛像长8.9米,高2.45米,总宽1.35米,体型比例均确,栩栩如生而自有灵气。玉佛全身镶嵌有1500多粒红、蓝、紫晶宝石和翡翠,衣纹和莲花台由24K黄金镏金而成,彩绘部分采用天然石色彩画而成:如白色、红色、蓝色分别由白海螺、红珊瑚,绿松石研磨制成。玉佛2004年10月被纳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是世界第一大玉卧佛造像,弥足珍贵。

古镇千灯景点介绍及游玩须知

5、延福禅寺  梁天监二年由千灯镇人王束舍宅捐建,取名延福禅寺。吴越天福二年敕赐“波若寺”,宋大中祥符元年复名为延福禅寺。曾做过县主簿的王珏,因年老无嗣,舍宅扩建寺院,该佛寺规模宏伟,是佛家圣地,江南民众前来朝拜,香火不绝。元末寺毁。明洪武年间又重建起。永乐二年,户部尚书夏原吉浚治吴淞江及千灯浦时,曾借宿于此寺。万历年间,寺僧瞻月重修法堂、山门。明末寺毁,清寺僧大野密音重建佛殿、经阁。清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作战时,该寺毁于战火,仅存后房数间及和尚数名。解放后和尚转业,后房移属医院。2003年-2005年,重修恢复原貌。

古镇千灯景点介绍及游玩须知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