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盲目跟风叫做毛毛虫效应
1、在学习或者生活中,你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总会盲目跟风,没有自己的主见,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走别人走过的路,就像花盆边的毛毛虫一样,跟在同类的后面,结果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科学家将这种现象取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毛毛虫效应”。
2、毛毛虫效应”最初来自于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离花盆不远的地方,还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
3、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转圈,一连走了大约七天七夜。
4、最终因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后来,科学家便把这种喜欢跟着前者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为“跟随者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简单来说,“毛毛虫效应”告诉我们,生物体有一个共同的奇怪的本性,就是从众心理。
5、这种心理不仅适用于毛毛虫,在人类的思维、行动上也有所体现。很多人习惯于走传统安逸的老路,而不能及时地去调整自己的方向,最后只能原地踏步,无法有所长进。因此,一旦从众心理根深蒂固于人的心中,便会使人满足于现状,从而停滞不前。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29
阅读量:155
阅读量:73
阅读量:109
阅读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