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是上位还是下位

2025-07-11 04:41:18

都有。

由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有“类属关系”、“总结关系”和“并列组合关系”等三种不同关系,所以先行组织者又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1)上位组织者。引导性材料均高于当前所学的新内容,即先行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类属于先行组织者,二者存在类属关系。

(2)下位组织者。引导性材料均低于当前所学新内容,即先行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上位观念。先行组织者类属于新学习内容,二者存在总括关系。

(3)并列组织者。引导性材料既不高于、也不低于新学习内容,但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是并列组合关系。

先行组织者是上位还是下位

作用

先行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较陌生的新知识,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时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不熟悉的教材内容。

使用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需要解决问题的迁移测验项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果学习材料只要求机械记忆,则效果不明显。

先行组织者是指大量的间断信息——口头的、书面的或图解的——在接触新材料前呈现出来,以方便学习和理解。这种呈现不同于概述和总结,因为同其他的信息相比,它呈现在一个更为抽象的层面上——把“大图”设置在具体内容之前。

由于该技巧需要明确的进入点,所以一般用于线性呈现(如:传统的课堂教育),在非线性探究式学习情景里(如:自由游戏模式)并不同样奏效。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