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国号、谥号、庙号、尊号和年号
1、古代的帝号包括年号、尊号、谥号、和庙号。就唐太宗李世民来说,年号:贞观,尊号:天可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当然,还有国号:唐。

3、【尊号】即皇帝在位期间,由臣下给予的尊称,尊号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称呼时常使用尊号的前两位;到唐朝的时候,为皇帝上尊号的风气大盛,有为生前奉上的,也有死后追加的,之后,帝后的尊号可谓有增无减,宣宗时,其尊号已达十八字,宋神宗尊号有二十字,明太祖二十一字,到乾隆皇帝时,已达到二十三字之多;

5、【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常用”祖”字和“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继任的皇帝一般称为“宗”;自西汉到隋唐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到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文人可以用谥号,但是不能用庙号;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