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屈光不正

2025-05-04 04:55:33

眼的屈光状态分两大类。一类称正视眼;一类称非正视眼,后者又称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分为三类:焦点成于视网膜的后方者成为远视眼;焦点成于视网膜的前方者成为近视眼;如果眼睛各子午线屈光力的大小不同,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者,即为散光眼。

什么是屈光不正

近视眼

1、是指当眼睛处于调节松弛状态时,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在视网膜前面形成一个焦点,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如果要得到一清晰的像,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平行光线变为散开光线,即将被看目标向眼前移到一定距离,就能获得清晰地物象。一种是在眼前放置一合适程度的凹透镜片,镜片的力量使平行光线散开。近视眼的类型1. 轴性近视 眼球的前后径即眼轴加长,是最常见的近视眼类型。各屈光系统的屈光力与正视眼相同,近视的原因是因为眼轴太长以致于焦点成在视网膜前方。高度近视绝大部分属于这一类型2. 曲率性近视,眼球大小正常,但因角膜或晶体等屈光系统屈折力太强,导致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较常见于老年龄白内障膨胀期。

什么是屈光不正

3、临床表现(1)近视眼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度近视者对模糊的远处物象多习以为常,且因视近非常清晰,平时生活、学习及工作多能适应,并不感到有所限制。仅当有视远需要,或当与正常视力者比较,或当健康体格检查时,方被察觉。一般主诉视力模糊或直接诉说“近视”,如看不清黑板,分不明路标等。而一旦戴上矫正眼镜后,惊叹眼前出现了另一个世界。一些早年即有近视者,由于远视力明显低下,平时喜居室内,独自活动,从而性格多趋内向。(2)为了减少眼的弥散光圈所形成的朦胧像,不少近视者多通过缩小睑裂,增加景深来提高视力,故常表现为习惯性眯眼动作。通常近视眼的外观表现为眼球较大、饱满、前突。当眼球极度内转时,赤道部可出现于睑裂区,单眼高度近视者这一现象较为明显。(3)飞蚊幻视(myopsis)或飞蝇幻视(myiodesopsia)是高度近视眼的常见主诉。这是由于高度近视并发了玻璃体变性、液化、混浊所形成的细微漂浮物,投影在视网膜上,而引起眼前黑影飘动的现象。由于部位、大小、数量不同而形态多样。可呈点状、线状、网状、或云片状,眼前如同有蚊虫或苍蝇飞动。数量不一,时隐时现,密度不均,有淡有浓。可见于各类近视眼,出现可早可迟。一般随年龄增长而稍增多。当注意力分散,或日久由于适应与习惯,飞蚊(蝇)可不察觉。通常不影响视力,但有些患者对此十分敏感,常为眼前的异常现象而烦恼。中轻度近视多无此症状。(4)通常近视者在过多用眼后可出现一些异常感觉及视疲劳现象。多见于有散光、屈光参差,或全身状况不佳时。如视物变形、重影、小视(尤见于配戴高屈光度的眼镜时)、闪光、变色、畏光、眼干、眼痒、眼异物感、眼皮沉重、眼酸胀疼痛、头痛及不能持久阅读等。引发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①近视眼的调节与集合功能关系失调,出现调节紧张及斜视;②高度近视眼的调节范围很小,阅读过近时难以适应距离上的变化;③配镜不当(如屈光过矫、镜架过大、瞳距有误等),(5)形成弱视,多见于幼年时发病的高度近视,治疗以戴镜为主,只要眼底正常大多效果很好。(6)眼底病变;多见于高度近视者,表现为豹纹状眼底甚至周边网膜的变性以及在遭受外伤时更容易导致视网膜脱离等。

4、治疗方法一、眼镜治疗包括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框架眼镜是矫治近视最又古老而又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世界各地们倪玺骋均被最广泛采用。对于青少年学生最好采用此法。角膜接触镜虽然有其自身的优点,但其镜片清洗和眼部护理较繁琐,因此对于学习任务较重而自我生活能力较差的青少年近视学生并不是最佳的选择。某些特殊职业者例如演员,运动员等可以短时间佩戴。二、手术治疗角膜结构如同照相机的镜头,它的屈折率为+43D,占眼球总屈光率的2/3,所以改变角膜曲率是治疗屈光不正的主要选择,已开展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手术方法主要是人为改变角膜的曲率达到治疗屈光不正的目的。我国屈光性手术方法有板层角膜成形术(ALK)、手动板层角膜切除术(MLK)、激光角膜热成形术(LTK)、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手术治疗近视是目前矫治近视(摘掉眼镜)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从目前的医学发展来看,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最为安全有效。但这种手术一般只适用于18岁以上、近两年度数稳定的近视患者,另外角膜厚度不能太薄。三、角膜塑形镜治疗简单地说,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制的半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角膜重新塑形而提高视力。但这种方法只是变相改变了戴镜的时间,并不是治疗近视,目前也只是实验阶段的临床试用,并发症也很多,必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四、药物治疗从目前的医学发展来看,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明确地治疗真性近视或阻止近视的发展。而对于假性近视则可以使用一些睫状肌松弛剂放松痉挛的睫状肌,从而促进视力的恢复。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假性近视不是真的近视了,适当的用眼和休息就可以恢复正常的视力。

远视眼

1、是指当眼睛处于调节松弛状态时,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在视网膜后面形成一个焦点,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远视眼的类型1. 轴性远视 眼球的前后径即眼轴短,是产生远视最常见的原因。同时也是正常发育的一个必经时期。初生婴儿为+2.50D--+3.00D。眼球随年龄增长,到成年后仍有人有一定程度的远视。2. 曲率性远视,眼球任何屈光面的弯曲度变小都可以产生远视,但常见的是角膜弯曲,如扁平角膜。

2、临床表现1.视力远视眼的视力,由其远视屈光度的高低与调节力的强弱而决定。轻度远视,用少部分调节力即可克服,远、近视力都可以正常,一般无症状。这样的远视称为隐性远视。稍重的远视或调节力稍不足的,因而远、近视力均不好。远视眼由于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症状。儿童期高度远视能导致弱视、斜视,应引起高度重视;中度远视容易因视近不适而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被误认为调皮而忽略检查。青年期因需要利用调节力量把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故眼经常处在调节状态,要比近视、正视更容易发生眼疲劳,如写字、阅读、看电视等长时间视近时,就会觉得眼睑沉重、双眼干涩、眼球发酸、发胀、疼痛等,继而视物模糊、头昏、头胀、头痛等。中老年期因调节力已不足,表现“老花"提前,随着晶体的弹性逐渐丧失,最终看远也不清楚。2.眼位:中、高度远视眼过度使用调节,相应的集合产生矛盾,易发生内隐斜或内斜视,斜视多发生在远视度数较高的眼,常有弱视发生。3.其他:中、高度远视眼,眼轴较短,有的角膜小,眼底改变明显,视乳头较小,色泽潮红,边缘模糊稍有隆起,呈假性视乳头炎。另外常伴有结膜炎、睑腺炎或睑缘炎。由于远视眼解剖上的特点,可发生闭角型青光眼。

3、治疗方法原则上以凸透镜片按照原始的度数予以矫正。儿童、青少年均应在麻痹睫状肌后检影验光(一般应用阿托品),低度远视,如无任何症状,可不配戴眼镜,随着眼球发育可成为正视。如有症状,尤其是伴有斜视时,必须配镜。对于成年人中、高度远视患者,初次配镜时,一般不易接受,可适当降低度数,给予矫正,所降低的度数不超过原度数的三分之一。为了避免高度远视镜片视像放大的作用,对单眼高度远视或无晶状体眼,最好佩戴隐形眼镜。

散光眼

1、散光是眼睛屈光不正的一种状态,造成散光的原因是角膜或晶状体表面弯曲度不一致,如橄榄球状,导致相互垂直的两条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无法聚焦一点,形成不清晰或重叠的影像,看远看近都不清楚。临床上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两种。1.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午线相互垂直者为规则散光。规则散光又分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向散光。规则散光根据各子午线的屈光状态又分为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合近视散光、复合远视散光及混合散光。2.不规则散光眼球的屈光状态不但各径线的屈光力不相同,在同一径线上各部分的屈光力也不同,没有规律可循,不能形成前后两条焦线,也不能用柱镜片矫正,常见于圆锥角膜、角膜云翳或晶状体疾病等所致角膜或晶状体屈光面不规则所致。

2、病因散光常因不良的用眼姿势而加重。例如躺着趴着看书,甚至斜眼或眯眼看东西,都会造成眼皮不当的压迫眼球,而影响其正常的,所以戒绝坏习惯才是防止散光、杜绝近视的做法。而这些习惯也常是近视的原因,因此有些人以为近视会造成散光,其实两者没有关系的。进入眼球的平行光线各经线焦点不在一个截面上则称为散光。普通眼镜片只能矫正规则散光,而不规则散光则不能用它来矫正,最好办法是采用硬性角膜接触镜来矫正,效果较好。用普通镜片矫正规则散光效果也不一样,散光度数越大其效果就越差,中度以下散光一般可以矫正到正常值,而高度散光则较难矫正到良好效果。特别是高度远视散光,看远和视近都不能依赖调节看清物体,若在幼儿期不尽早矫正,视功能发育会受到一定抑制,待到长大才带矫正眼镜时,矫正视力会更差,往往形成中度弱视。高度近视散光则好一些,虽然看远不清楚,但视近还较好,视功能还可得到一定锻炼没有完全受到抑制,矫正视力一般比高度远视散光要好。但也需尽早配镜矫正。无论何种高度散光,校正越早效果就越好。因为矫正早,不仅能促进视功能的发育,且物体变形和空间定位的误差反应要小,病人能承受的程度也大。

3、症状(1)散光眼症状之单纯近视散光:为一条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和它垂直另一条子午线上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2)单纯远视散光:为一条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和它垂直另一条子午线上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成像。(3)散光眼症状之复性近视散光:两条互相垂直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都是在视网膜前成像,但是它们屈光力不相等。(4)散光眼症状之复性远视散光:两条互相垂直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都是在视网膜后成像,但是它们屈光力不相等。(5)散光眼症状之混合散光:两条互相垂直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一条是在视网膜前成像,另一条子午线上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成像。

4、分类依原因分类:1)角膜散光:源于角膜前表面各子午线曲率不同,最常见的是垂直弯曲度较水平者大(与眼睑经常压迫有关),故其屈折力也较水平子午线为强,相差值大约0.25D左右,属生理性,为生理性散光。后天的获得性散光可因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角膜炎等)或服手术后引起,多为不规则散光。2)残余散光:可由其他屈光因素所致,如晶状体弯曲异常、位置倾斜、各部屈光指数不一致等引起。3)全散光:上述角膜散光与残余散光之和。依强弱主子午线是否垂直相交(可用镜片矫正)分类:1)不规则散光:各子午线屈光力不同,均无一定规则,即使同一子午线因其扭曲不正,屈光指数又不一,其屈光力也不同。故该类散光不能用度数定量。多由角膜病变引起,不能用镜片矫正。2)规则散光:两个主子午线(即屈光力最大的与屈光力最小的子午线)互相直交,可用镜片矫正的散光,称为规则散光。 规则散光可依强主子午线方向分为: 顺例散光(顺规散光、顺律散光):强主子午线位于垂直方向者。 反例散光(逆规散光、逆律散光):强主子午线位于水平方向者。 斜向散光:强主子午线位于斜位方向者。

5、发病情况一般以0.50D的散光全自动计算起点,在男女没有多大差异。散光多合并远视和近视,且远视和近视的程度愈高,发生的散光的可能愈多。在人群中远视合并散光占40%;近视合并散光占50~60%,有的调查比例还高。散光的度数一般在0.50D~1.50D之间,低于2.00D的散光占90%以上。

什么是屈光不正

7、诊断要点1.视物模糊,远、近视力都差,其程度与散光的大小呈正比。2.眼疲劳,远视散光者更明显。可有眼胀、怕光、流泪、头痛,严重者可伴恶心及呕吐等。3.用Placido盘或窗映法检查,角膜弯曲度不一致。4.眼底:散光度数大者,视乳头可呈椭圆形。5.高度散光者,常常眯眼注视,以起到裂隙或针孔的作用。

什么是屈光不正

9、治疗方法1.轻度无症状的散光不需矫正。2.有症状的轻度散光、高度散光或视力障碍者、均须用圆柱镜矫正。3.不规则散光可用角膜接触镜矫正。散光是可以通过手术矫正治疗的,具体要看多少度,一般人的散光度数不太高也就不用考虑,个别的人度数很高的话可以考虑手术打掉!大多数散光眼都能用眼镜矫正。散光眼也可用近来发展起来的特殊接触镜和屈光手术进行矫正。散光和近视眼及远视眼一样影响视力,但散光要复杂得多,因为它在屈光度和方向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一般情况下,散光度数是比较稳定的,且一般不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度数。 因此轻度散光(50度以内),一般人是不需要矫正。但从事精密工作者或需长时间阅读细小文字者,则可考虑戴眼镜。中高度散光,及远视性散光或近视性散光, 多以配戴眼镜来矫正。圆锥形角膜的早期,角膜不规则散光不明显时,框架眼镜或者一般软性接触镜可以达到较好的矫正视力,随着病变的进展,当框架眼镜或软性接触镜无法得到满意的矫正视力时,则可采用硬性接触镜。但如因角膜受伤所引起的角膜混浊或龟裂,则无法矫正。所以保护角膜很重要。六岁以下的儿童如患上散光,应及早做检查,视力筛检过程中发现了散光的问题,就要及早戴上治疗散光的眼镜,两百度以上的散光会引发弱视的症状,如果过了六到九岁这段治疗的黄金期,即使未来戴上眼镜,也无法治疗后来所衍生的弱视问题了。易混淆疾病、呕吐症状。

什么是屈光不正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