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自我修养

2025-05-09 18:07:21

A、人格型 B、行为型 C、情绪型 钱砀渝测(2)中国学者分类:A、行为不足 B、行为过度 C、行为不适 o 课堂问题行为撸赳咸米产生的原因 (1)学生原因:A、适应不良 B、厌烦 C、挫折与紧张 D、寻求注意与地位 E、过度活动 F、性别差异(2)教师原因:A、要求不当 B、滥用惩罚手段 C、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 (3)环境因素:A、家庭因素 B、大众媒体 C、课堂内部环境 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2.调整学生认知结构 3.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5.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6.协调同伴关系 7.与家长合作 (四)班主任o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及哦啊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o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核心内容:班集体建设) (2)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1.充分了解学生 2.全面教育引导学生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对于先进生要: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 进步。 对于后进生要: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生动机;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观念;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4)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o 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基本内容: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是指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相互信任,以协调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同步,形成教育合力,彼此写作配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37方式: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班级网络 协调学校与社会的方式 1.依托社区的教育委员会 2.建立校外教育基地 (五)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分类:(1)校内活动 (2)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意义: (1)开阔视野 (2)发展个性 (3)培养能力 (4)道德教育 o 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社会实践、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课外阅读 课外活动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课外活动的组织: 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别活动 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1、目的明确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 3、教师指导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相结合 o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1.选题 2.制定活动计划 3.活动实施与总结 (六)教师心理教师角色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教师角色的构成: 1.“家长代理人” 2.“学生楷模” 3.“知识传授者” 4.“严格管理着”5.“心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38o 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 1.角色认知阶段 2.角色认同阶段 3.角色新年阶段 o 教师角色意识 1.角色认知 2.角色体验 3.角色期待 o 教师的心理特征1.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2.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包括教师的职业信念、性格特点和对学生的理解。 3.教师的行为特征。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和及时地教学效果评估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期望效应。教师建立威信的途径。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教师成长的历程(福勒、布朗)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摩与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1.主观方面:教师的人格特征、心理素质等自身因素 2.客观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 o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 2.组织有效的干预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