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谐音法记忆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
1、董(dong),即动(dong)作的浪费是指操作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了多余动作。比如,由于物料摆放不当,需要用右手去拿取左手边的蹒效罩翔物料,或用左手去拿取右手边的物料;不必要的弯腰,转身动作等等这些,均属于动作浪费。
2、生(sheng),即生(sheng)产过剩是指生产安排不当,投入人员或时间过多等原因导致的生产过多或过快现象。比如,生产线上有产品堆积,等等。
3、不(bu),即不(bu)良的浪费是指生产中出现了不良品。比如,漏螺丝,漏贴标签,产品被刮花等等。
4、懂(dong),即等(deng)待的浪费是指在生产中,人员或机器等有空闲的现象。比如,某工位的工人在等上一个工位作业等等。(小编很抱歉,这一条不是很谐音)。
5、加(jia),即加(jia)工的浪费是指由于前工序加工不到位,导致后工序重新加工的浪费;也可指过度精细的加工。比如,客人只要精确到0.1mm,而实际加工精确到了0.01mm,等等。
6、班(ban),即搬(ban)运的浪费是指材料或产品从一个地方搬到到目的地绕了很多”弯路“。
7、苦(ku),即库(ku)存的浪费是指由于管理人员预测生产,导致购进了过多材料,或生产了过多产品,需要存储而产生的浪费。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57
阅读量:68
阅读量:21
阅读量:63
阅读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