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妈妈注定会失败
1、掌控一切型在《爱暴力》一书中,心理咨询师遇到这样一个案例;他是一名钢琴老师。因为钢琴,成绩平平的他考上了一所一类大学。从他小时候起,父母就节衣缩食为他攒钱,让他好好学琴。每次他想出去玩,妈妈便会失望。当他不肯练琴时,妈妈便会打他。长大的他并没有成为钢琴家,而是一所重点学校的钢琴老师。他觉得非常内疚,于是他把所有的工资都上交给妈妈。虽然已三十多岁,但他依然不会搬出去住,因为他怕妈妈孤独伤心。他也无法和女孩建立起亲密的感情。他说,如果我爱上别人,就意味着对父母的背叛,我会因此无法原谅自己。妈妈掌控一切的爱,被视为侵犯、视为控制,给孩子带去了伤害,让他否定自己的人生,认定自己的不幸福、父母的痛苦,都是源于自己的无能。控制,让人无法控诉,因为它以爱为名。

3、暴力教育不知反思型家庭中的语言暴力和体罚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每个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过程中逃不开的一点。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妈妈因为孩子不听话打了孩子,非常后悔:处理孩子淘气任性的行为时,我们不能总是保持和颜悦色、以理服人的姿态,有时候脾气上来了就管不住自己的手,更管不住自己的口。这都是很常见的,但是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棍棒教育之后我们应该反思孩子犯了什么大错让我们痛下狠手?今后再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采取更好的措施来教育?暴力教育不是最可怕的,怕就怕在动手成了唯一的教育手段,贪图简单粗暴、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却忘了动动脑子想想更好的教育手段。长期在暴力阴影下的孩子,身心都会遭受重创,却得不到及时治愈。

5、消极抱怨却不行动型生活嘛,哭哭笑笑,笑笑哭哭,平凡而琐碎,日子什么样全在于我们的态度。很多妈妈在和好闺蜜闲聊的时候总是会以最近的烦心事开头:孩子太闹,补习班太贵,老公总是不在家,也不带带孩子,婆婆总是找自己的麻烦,说着说着一堆世纪疑难杂症都给整出来了。负能量宣泄一两次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两个人的谈话总是围绕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简直是灾难。也许在听多了你的抱怨之后,闺蜜忍无可忍地说:“咱能聊点别的吗?你说的我也很烦!”你大吃一惊:“你不应该反过来安慰我吗?”其实你要的跟不就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发牢骚。大多数“抱怨妈妈”就是这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却期待不一样的结果。就像那句话:“行动派永远走在阳光里,抱怨派永远在鬼打墙。”只会抱怨,不会改变,能有什么用呢?育儿中,什么样的妈妈注定会失败,你心里有谱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