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平遥古城元旦春节过年旅游攻略
1、每到春节临近之时,世界文化遗产山西省平遥古城内年味都会愈来愈浓,红灯、社火、剪纸、大戏这些带着浓蟀爱辉势烈北方春节气息的元素,在平遥古城的民居客栈间、深深大院里随处可见,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平遥春节旅游最特色必看点住客栈、观古风、赏花灯,和当地群众一起欢度传统佳节,体验晋商故里的浓情民俗……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古代城市社会生活市井百态的平遥古城,成为人们体验中国传统春节的绝好去处。平遥,在节庆的喧闹背后,安静地固守着古朴之美。平遥古城是世界遗产,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保存了其所有特征。平遥城墙、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等闻名海内外。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看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得旺,谁家的旺气也大。元宵佳节华灯初上,这些旺火全部吐出长长火舌,直舔大地苍穹,红光耀眼,灿烂辉煌,恰似一条条吞云吐火的飞龙,激游在锦绣人寰之中,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发家致富”的预兆。因此,方圆百里的人潮都要赶来观看旺火,有的人还围着最大的旺火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以图全家平安吉利,心想事成。垒旺火是内蒙古和山西等一些地的传统春节习俗。在民间,点旺火有红红火火、旺气冲天的寓意。平遥的年味儿缘何比别处更浓?凭啥过中国年一定要到平遥过?从腊月初一开始,平遥人就为过年忙活了。这一天要炒花豆:各种杂粮麦豆放锅里炒,一定有玉米和黄豆,一定要炒到米豆爆烈开像朵梅花,象征来年兴旺。炒花豆,揭开了春节的序幕。接下来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神,要吃糖瓜;二十四,写春联;二十五,打扫家;二十六,购年货;二十七,割猪肉;二十八,蒸花馍。转眼到了除夕,祭神祭祖。祭果一定要有酒枣、栗子和柿饼,意为“早早利市、事事如意”。除夕夜还要试新衣、熬夜、挣压岁钱。大年初一,人们出门拜年,看红火。民间自由组合成表演队伍,走街串巷吹吹打打,不图报酬,却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好活动。有种“混秧歌”的,专在人家门口唱些喜庆词儿,如果主人是女的,就会唱:“巧大嫂,心眼好,端来一碗热油糕……”。如果主人新盖了房子,就会唱“这个院子修得好,一年四季进元宝……”主人随意给报酬,图的是个喜庆、吉利。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社火上的时装走秀接下来的半个月里,真是天天有好瞧儿:村村都要唱大戏,闹社火。大街上,高跷、旱船、花车……平遥是晋剧之乡,演员遍布。真个乡乡是人才,处处有票友。初二迎婿,初四接神。拜财神、送穷神、祭星宿、祭天公地公、放花灯、猜灯谜……辛苦一年,就为的这几天,好好休整欢庆,更为来年祈福。体验北方年文化,平遥,是活生生的样板。春节,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 年的本意是说谷物熟了。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过年或过大年最初的含义,就是庆祝五谷丰收。 在黄河流域,由于谷物是一年一熟,大约在西周时期,年就由谷物成熟之义引申为表示时间的用语了。古代由于历法的不健全、不统一和统治者对岁首的改动,年节并不固定,或十月,或十一月,或十二月。到汉武帝时期,才改定以夏历孟春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 正月初一日,历史上曾有元日、元旦、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三十多种名称。称为春节,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辛亥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日改称春节。但是并没有正式命名和执行。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才正式决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正月初一日正式被命名为春节。 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机关要放假三天庆贺。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一直是山西人的传统心理。而民间传统的过年,时间拉得很长,从头一年的腊八节以后就算开始了。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日,甚至二月初二日。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节中套节,节日不断,喜庆祥和是过年期间最大的特征。 从正月初一日零点开始,正式进入春节。 民间庆贺活动的第一项为接神。原意是迎接天地诸神下界与民同乐,今天已经成为迎新辞旧的主要象征了。内容首先是点旺火、燃年草和响鞭炮等等。旺火位于当院,年草置于门外,要由家长亲自点燃。起床后不能贸然出门,须先点一个爆竹,从门缝伸出室外爆响,称为开路炮。点旺火要称发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火。在家长发旺火时,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围着旺火燃放鞭炮。妇女们则收拾家务,整理祭祀天地诸神、列祖列宗的供品。旧俗女孩在旺火未烧通红时,不出家门。现在男女平等,女孩子一样和男孩子响鞭炮、放礼花。此时此刻,村村户户,鞭炮齐鸣,万里长空响成一片。硝烟中夹杂着旺火、年草燃烧松枝、柏叶的芬芳气味,天上人间全部沉浸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之中。 祭祀天地诸神是旧俗接神以后的隆重活动。家长要率领全家,依次给各个神位点灯、敬香、摆供、奠酒,三跪九叩。设在当院上方的天地神位前供品最为丰富。晋北地区习惯摆五盘炒菜,五盘凉菜,五盘干、鲜水果,五盘油炸小吃,五盘称为“供献”的特制花馍。取意五福来临。盛器都是专用的细磁小盘。晋南地区除一般供品外,特别讲究全猪和全鸡。全猪多由四蹄、一头、一尾来代表,源于古代的三牲祭神。鸡则是取了谐音吉,意喻大吉大利。另外,家庭主妇特别注重在灶君神位前隆重供上“枣山馍”。“枣山馍”用面粉嵌红枣蒸成三角形状,取意米面如山。上面饰以面塑的龙、凤、如意、福寿、瓜果等等。大者有十几斤重,往往是女主人灵巧手艺的代表佳作,已经演化成了室内灶前陈列的面塑工艺品了。 祭祀列祖列宗,是与祭神同样隆重的大事,祭神的所有仪程都要在祭祖中重演。祖与神已经成了同一概念。不少上年纪的老人,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大到起房盖屋、娶媳、聘女、生儿增丁,小到粮收多少,生活怎样。神情庄重,态度严肃,充分反映了传统的尊祖孝先风范。 拜年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大体上分为家拜、近拜、远拜以及团拜等形式。 家拜是自家人中小辈给长辈磕头。民间有“大年下的头,马虎不得”的说法。小辈磕头时,口中要高呼被拜人的尊称,如说:“爷爷,我给你磕头了!”一人一拜,既不能一次呼两位长者的尊称,给两位长者同时磕头,也不能两人同时给一位长者磕头。对此,民间亦有“大年下的头,一个磕了一个磕”的说法。旧俗讲究三跪九叩,如今多数地方是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也有的是只磕一个头。小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面带笑容,欣然受礼。拜完年后,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用意在护持后代,健康多福。如果家中有新娶的媳妇,则长辈须给新媳妇很可观的压岁钱,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视自家经济情况而定。婆母还要另外赐给新媳妇一块上等布料,希望媳妇继承针黹。 互相拜年。只拜人、不拜祖。无论近拜还是远拜,主人家都要盛情接待,招待客人到家里喝茶抽烟,品尝糖果。对于前来拜年的孩童,要赠给礼品,或糖果一类零吃,或鞭炮一类玩物,或零钱作为压岁钱。小孩子拜年,总是满载而归。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过年,盛行团拜。共聚一堂,互相祝福。拜年时街上碰到人,均要拱手作揖,互相祝贺,多为“恭喜”、“发财”一类吉祥语。拜年活动,子孙尊敬老人,长者慈爱幼小、平辈互相尊重、人与人真诚祝愿,和谐了人际关系,加深了感情联络。

2、平遥古城墙平遥有“小北京”之称,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而著称。明清时期,这里的商家汇萃,人民生活颇为富庶,住宅建筑也就颇为讲究。走在临街的店铺前,看着过去的票号、钱庄,真有时光倒溯之感。平遥民居多为四合院式,大门前有宽宽的石阶,富裕人家的门前还有一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门楣上除了厚实的匾额外,还有精美的石刻砖雕,体现了明清建筑风格与山西民俗文化的协调统一。城墙上走一圈时光倒流五百年位于平遥县城中心位置,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明洪武年间扩建为砖石城墙,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城墙为方形,总长度为6157米,墙高10米左右。城墙内部由泥土夯实,外部全部砖砌,城墙上以砖石辅就,上面可以并行两辆马车。作为一个起防护作用的城墙,平遥城墙顶上还设有了望孔、射孔、垛口等御敌设施,有人说这垛口三千,敌楼七十二分别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城墙周围原本还有护城河,在战乱年间,这条护城河为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危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城墙东西有四座方形瓮城,两两相对。在东南城墙上还有一座奎星楼,八角形的小楼高24米,全部为琉璃瓦覆顶,精巧挺拔。平遥县衙日升昌看晋商文化在平遥,最能体现晋商文化的就是这家日升昌。日升昌在外患频频、内乱不断的风雨飘摇中纵横一百年,并形成了一整套让西方优秀管理学家叹服的管理制度。如今的日升昌票号已改为中国票号博物馆,共设有二十余个展厅,大体上分为史料展示和原貌展示两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发展轨迹。日升昌票号必游之处:1.在“柜台”的墙上,有当年日升昌创造的顺口溜,这是兑换汇票的一套密码,里面暗藏汇票的时间、地点、金额等内容。正是依仗这套密码,100多年来,日升昌从未发生过错误。2.在“会客厅”大炕头旁边的炉煤灰地下,更是日升昌的身家性命所在的常备金库入口,通常金库都会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库存银两。双林寺观明代彩塑工艺绝顶精湛的佛教彩塑大观。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建于北魏早期,现存殿宇多为元明建筑,在三进院落的10座殿堂中共保存了宋、元、明、清11代约2000多尊佛、观音、金刚、罗汉、百姓等彩色塑像。值得一提的是惟妙惟肖的供养人像,是古代难得的世俗化的塑像。另外,寺内宗教主题的塑像也不那么程式化,每座雕像都形神迥异、生动传神,是难得的古代艺术珍品。其中的“渡海观音”、“自在观音”更是精妙。门票:25元,凭学生证12元。交通:需要从平遥县城雇车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