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干货:产品交互设计8大步骤
1、一、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 产品经理需要针对所有目标客户、潜在客户等所有可能使用你产品的人,通过问卷、访谈等一切可调研的形式,了解用户一下五个方面: 1、行为(Activities):例如麦子学院用户多久用一次麦子学院、一次用多久? 2、态度(Attitudes):例如麦子学院用户怎样看待麦子学院这个产品? 3、资质(Aptitudes):例如麦子学院用户的学历怎样? 4、动力(Motivation):例如麦子学院用户为什么用麦子学院? 5、技能(Skills):例如麦子学院用户对使用相关产品是否熟悉?
2、二、确定人物角色(Persona) 如果上面的定性研究很到位的话,这时你应该对你的用户有一定的了解了。根据定性研究的五个方面,你需要挑拣出最典型的一个或几个形象。确定这些人物角色(Persona)的主要特点及需求和目的。为了增加真实性,可以给人物角色(Persona)取名字,选一张照片,细化他们的背景资料。
3、三、写问题脚本(ProblemScenario) 基于对人物角色(Persona)的理解,罗列人物角色在使用产品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把它们整理到一个简短的故事里,便于理解。
4、四、写动作脚本(ActionScenario) 像写故事一样,写人物角色在使用你设计好的产品时,发生的细节。注意,这个时候你的交互方案的概念模型已经基本成型了,这个概念模型是通过解决问题脚本里的问题而得出的。 你要为已列出的问题想好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把这些解决方案囊括进去。写成故事的好处是代入感较强,对别人来说容易理解。国内比较推崇故事版,但是把所有情景画出来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5、五、画线框图(Framework) 这个时候你对你的交互方案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抽象的想法了,现在只要把它具象化就好了,即把动作脚本里的概念模型转化成视觉模型。
6、六、制作原型(Prototype) 作为产品经理,必会的一项技能就是产品原型制作,一般使用Axure、Pencil Project等工具进行制作。在产品原型中,不可能实现所有的功能,但你必须要保证几个可以走通的任务,比如:能成功在麦子学院上观看视频教程。
7、七、专家评测(ExpertEvaluation) 产品原型制作完成后,召集至少两三个设计师或者对交互比较了解的人,反复测试原型,发现问题后修改线框图并更新原型。在测试过程中,你可以将原型所关注的几个任务列出来,以免专家不知道原型哪部分可交互哪部分不可交互。
8、八、用户评测(UserEvaluation) 专家测评完成后,便可进行用户测评了。找一些典型的用户使用原型,把任务列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尝试完成任务。记录下中间遇到的问题,设计师通过观察来进行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