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时停药 关于血糖监测的六个误区

2025-05-21 13:32:29

1、 血糖监测的误区  1.检查前暂停降糖药  检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患者在药物治疗情况下的血糖控制情况。因此擅自停药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病情,给医生的判断造成困难,更而会造成血糖波动而导致病情加重。  2.在家打完胰岛素再到医院测血糖  一些糖友先在家打完胰岛素,然后再来医院抽血测血糖,这样做其实很危险。因为来医院途中以及在医院排队等候抽血这段时间,往往排队的人很多,没有办法控制等待时间的长短。

2、3.血糖监测只查空腹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重视不够。但是餐后2小时血糖十分重要。糖尿病在发病之初往往是先是餐后血糖升高,而后才出现空腹血糖升高,使用血糖仪检测餐后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  4.认为血糖监测一劳永逸  有些患者怕花钱、图省事,往往间隔很长时间才测一次血糖,而且只测空腹血糖,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

3、5.没有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随机血糖反映的是采血当时的即刻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可反映最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两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随机血糖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比如饮食、睡眠、感冒发烧等。糖化血红蛋白不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最近 2~3 个月血糖控制的总体水平。

4、如何让血糖监测更准确  1.测试前用肥莳燔充绿皂水洗净双手  血糖仪自测血糖相当于在试纸条上进行一项小型血生化实验,任何“污染”都可能干扰结果。测试前,最好用肥皂水洗净双手,然后反复冲洗,并保证手指彻底干透。  2.保证没有酒精或消毒液残留  很多患者并没有意识到,酒精也可能影响血糖读数。因此,在用酒精棉签或其他消毒液涂抹后,一定要确保手指上没有残留。采血前,注意双手要彻底干透,或用消过毒的纱布擦拭干净。

5、3.定期厘厍限嗅校准血糖仪  再好的仪器也要经常进行校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每开启一盒新的试纸、检测结果突然“走偏”,或血糖仪不慎掉落、磕碰之后,都最好重新进行校准。  4.血糖仪和试纸不能随便放  很多人知道胰岛素不能乱放,可对血糖仪却马马虎虎。事实上,这个小仪器也是一座微型实验室,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规定条件储存。太阳直射、温度太高或太低、过于潮湿的浴室等,都不宜长时间存放。所以,患者需要定期去医院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以了解最近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的情况。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29
  • 阅读量:80
  • 阅读量:57
  • 阅读量:87
  • 阅读量:95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