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体质宝宝 家长要细心呵护
有些宝宝天生就是过敏体质,那么,家有“敏”感宝宝,爸爸妈妈应该要如何细心呵护,才能让过敏体质“无机可乘”呢?
李小姐天生过敏体质,她听说,父母是过敏体质的,宝宝遭遇到过敏体质的发生几率也会增大,因此在怀孕的时候,她就祈祷宝宝千万不能遗传到自己的过敏体质,谁知,好的不灵坏的灵,宝宝出生后,从对牛奶过敏不停换奶粉开始,到反反复复治不好的湿疹,让李小姐特别烦恼,直到宝宝快3岁了,春天里本想带宝宝到户外感受下春的气息,谁知,又惹来了过敏性鼻炎。
过敏体质又叫特禀质,是一种易发生过敏反应的体质,与正常体质者相比,过敏体质者更易发生各种过敏反应及各种过敏性疾病,其中以皮肤(表现为荨麻疹、特异性皮炎)、消化道(表现为胃热、腹泻、呕吐等)及呼吸道(表现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为多见。有过敏体质的人,与遗传、饮食、免疫功能、环境等有关,而造成人体过敏的过敏原又是形式多样的,如花粉、尘埃、螨虫、动物皮毛、食物等。
过敏体质者,通常在不接触过敏原时是不会发病的,所以,家长如果发现宝宝出现了过敏反应,应该要留心观察,尽可能找出过敏原,或者也可以到医院做个过敏原的测试,目前检测过敏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皮肤过敏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激发试验等,找出过敏原后,就要尽可能地让宝宝接触这些过敏原,这样就能减少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那么,家长平时在家应该要如何细心呵护这些“敏”感宝宝,尽可能让他们的过敏体质“无机可乘”呢?
食物性过敏食物过敏是指食物中的某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却被体内的免疫系统当成入侵的病原体而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发生湿疹、特异性皮炎、持续呕吐、腹泻、无故拒奶、气喘或憋气等现象。食物诱发宝宝过敏反应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因为宝宝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加上胃肠道粘膜的保护能力较弱,食物中的蛋白极易通过肠壁渗入到血液中而形成了过敏反应,这种情况较常见,且病情较重,如一些小儿进食少量豆类、海鲜等,就引起了暴发性荨麻疹等剧烈反应;另一类则与免疫系统无关,而是由于机体对某些食物的特殊成分无法适应而引起的,如有些宝宝吃过量的某一种食物时就会出现过敏反应,吃少量时则无此反应,或因食物添加剂所致的过敏反应,如有些宝宝吃了味精可能会引起风疹等。
对于食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家长应该做到: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携带多种对过敏有制约作用的免疫球蛋白
及抗体,可大大降低宝宝过敏的发生几率。因此,有条件的最好坚持母乳喂养,但乳母要避开食用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以免间接引起宝宝的不适,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配方奶粉食用后引起宝宝反复腹泻,则应停止喝这种奶粉,不妨以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代替。
2、辅食添加要有计划、细观察:宝宝辅食的添加要一样一样地分开来添加,每添加一种食物,在食用的前面几天里,爸爸妈妈都应该要仔细观察宝宝有无出现不良反应,如是否有皮疹、瘙痒、呕吐、腹泻等,一旦出现,则应暂停食用,过一段时间后再试试,如果同时添加多种辅食,则不利于找出宝宝对食物中哪种成分过敏。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常见的有牛奶、黄豆、花生、鸡蛋、坚果、海鲜、芒果等。
3、学会寻找替代食物以获取生长发育的需要:宝宝的生长需要依靠食物来提供各种营养,可惜由于过敏,导致有些食物的营养素宝宝无法摄取到,那么,家长就该动动脑筋,选取替代的食物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4、避免误食:对已发现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要尽量避免食用,养成食前查看配方的习惯,如对鸡蛋过敏,那用鸡蛋做成的蛋糕也要避免吃。对检查出食物IgG抗体阳性的宝宝,建议3-6个月后复查。结果转阴性的食物可考虑重新纳入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