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上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首次推出是在1995年,那时候是国有企业转制的关键时期,很多人的铁饭碗也就变成了合同制乜蓑笤漶员工,那时候规定的是1985年以前入职的人不用交保费,1985年-1992年期间入职的,1991年以前的不用交,视同交过了,从1992年后入职的交15年,个人要按工资总额的8%扣钱,公司交总额的20%。男60岁女50岁之后开始领钱,领到你账户里没钱了就拉倒,如果退休金跟工资差不多,也就是75岁以后你自己看着办,言外之意是花退休金的时候最好也节省一点,别都吃光喝尽了。
那么养老保险存在什么问题呢?这里面有好几个窟窿。
一、1985年之前上班的那些人,领的是谁的钱? 1986年上班的人,少交了七年的保费,退休之后领走的是谁的钱?
二、人死了钱还有剩余,充公的那部分归谁了?
三、没单位的人,档案放在人才市场,保险由本人全额缴纳,等于自己存钱养自己的老,那么这部分钱是用来投资更划算还是存在社保账号里更划算?上班上到半截、单位倒闭了的,也属此列。
四、单位效益不好,勉强发工资后没有多余的钱,该由单位来交的20%没有按期如数缴纳,将来拿不到退休金,该找谁?
五、这些钱存在社保账号里,所产生的利息归谁了?
六、现在(1995年)我的工资已经确定,单位要20%,得单位拿利润来交,明年入职的人在确定工资的时候,单位会不会把这20%转嫁给职员,变成名义上个人交8%、实际上是个人全交?(这一点在随后的工作中成为现实,80后的人上班实际上就是个人交钱养自己的老)如果这人将来死得早,没领完钱,按规定,剩余的养老金71%就充公了,那可是人家自己交的钱,够不够合理?我要是跳槽了呢?到了新单位,会不会遭遇新入职者的困境、变成自己100%全交?
七、全国的职工都交钱,工资总额的28%是一笔巨款,从任何角度看,国家都没有理由让这笔钱在银行里沉淀着,那样会影响经济发展,纸币退出流通会导致通货膨胀,国家必然要让这笔钱进入流通,那么,由什么部门以什么方式和名义来操作?利润归谁?亏损归谁?
八、假如一个人1995年22岁大学毕业入职,交钱到2010年停止,2033年他60岁退休,后面不交钱的23年里工资上涨较快,相当于交钱的时候他工资低、交得少,工资高的时候他不用交了,退休的时候按前一年工资标准核定养老金额,会加剧这个倒挂现象,如何解决?
九、物价上涨问题怎么解决?工资上涨速度总是赶不上物价速度,这个差额用什么弥补?
十、现在单位人多,将来技术越发达,用的人就越少,未来会出现交钱的人少拿钱的人多,这个倒挂的问题如何解决?
一个政策的出台必然会考虑到它可能带来的结果或者说是阻力,养老保险应该也是在制定的时候有考虑过这些的,不是没人提出,也不是没人相信理解,但是要不要补救执行就很难说了,现在是国家打破大锅饭,急于甩包袱,为了安抚人,出一些当下显得有吸引力的政策,让人不至于因为铁饭碗没了就急眼跳脚,恐怕人家更多考虑的这个吧。当然,这也是纯粹猜测,但是国家不表明这些个漏洞的处理方法来,那这个养老保险还真的不敢购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