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不要命的喝水恶习
“你会喝水吗?”——这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你却未必做得正确。你喝得水到底安不安全?你的体质该喝什么水?三杯“救命水”有没有被你忽略?在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专业委员会主任赵飞虹看来,饮水习惯和方式不正确的“水盲”,在现代人中占据很大比例。“别看喝水是件小事,喝不对也会带来大麻烦。”避开10个夺命喝水坏习惯 ·十个“最要命”的喝水恶习你有几个? ·
避开10个夺命喝水坏习惯
1、坏习惯一:自来水一烧开就喝 国人喝白开水是种好习惯,但是你知道吗?水不能一烧开就喝。因为我们的自来水都经过氯化消毒,其中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结合,会产生卤代烃、氯仿等多种致癌化合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姜微波建议,烧水时,不妨采取三步走: 首先将自来水接出来后先放置一会再烧; 水快开时把壶盖打开; 最后,水开后等3分钟再熄火,就能让水里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饮用标准,是真正的"开水"。

3、坏习惯三:爱喝瓶装水 携带方便、开盖能喝,在中国,瓶装水消费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却指出,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物质,尤其是当瓶子在高温环境中,或开启后没及时喝掉,有害物质会渗入水中,危害健康。 因此,瓶装水一定不能受热或暴晒。“很多人喜欢在车里放一箱水,这是不对的。尤其夏天,后备箱温度非常高,容易让有害物质进入水中。”董金狮建议,最好的办法是买个质量好的水壶自己带水,安全又环保。

5、坏习惯五:不渴不喝水 国内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人都是发觉渴了才喝水。殊不知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你的身体至少已经流失了1%的水分。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让其参与新陈代谢,被人体吸收,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越不注意喝水,喝水的欲望就会越低,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干旱”。 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时补水。外出时手里带上一瓶水,随时喝一口;办公室或家里多放上几个水杯,见缝插针,有机会就喝。

7、坏习惯七:不按体质喝水、饮料代水 “白开水没味,还是喝饮料吧。”很多孩子每天可乐、果味饮料不离手,用饮料代水,无异于花钱买身病。“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赵飞虹说。 如果一定要喝有味儿的水,也要根据自身体质,适当改善。比如—— 便秘的人可以喝点蜂蜜水或者果蔬汁,能够促进肠道蠕动; 胃寒的人要少喝性寒的绿茶、凉茶、果汁,多喝暖胃的红茶、姜糖水。 三杯“长命水” 救命水,不是真的喝了就能救命,而是这种饮水方式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坚持喝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9、坏习惯九:吃咸了不马上补水 吃太咸会导致高血压,也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水肿等。 如果吃咸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纯水和柠檬水,尽量不要喝含糖饮料和酸奶,因为过量的糖分也会加重口渴的感觉。 淡豆浆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中90%以上都是水分,而且还含有较多的钾,可以促进钠的排出,且口感比较清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