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如何选择治疗药物
1、痛风急性发作期是指痛风性关涛蹲节炎发作,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
常用的有3类药物:非类固铲耍醇类抗炎药(NSAID)、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均应及早、足量使用,缝铲佛见效后逐渐减停。
急性发作期不予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
1、痛风的关节炎症消退后使用降尿酸药物的指征是:急性痛风复发、多关节受累、痛风石出现。治疗目标是使血尿酸<6 mg/dl。
方法为在急性发作平息至少2周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数月内调整至最小有效剂量并长期甚至终生维持。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或NSAID至少一个月,以起到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的作用。
1、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阻断次黄嘌呤、黄嘌呤转化为尿酸,用于尿酸产生过多型患者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代表药物为别嘌醇。
1、该类药物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以及对别嘌醇过敏或疗效不佳的患者。
肾功能异常影响这类药物疗效,应慎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尿酸盐肾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禁用,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该类药物的代表药物为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
1、秋水仙碱0.5~0.6 mg,每日1~2次,根据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或耐受性调节,减少为每日1次,同时可用维拉帕米(使秋水仙碱血药浓度增30%,生物利用度增加99%,清除率降低52%)或地尔硫公式(使秋水仙碱血药浓度增加31%,生物利用度增加87%)。小剂量秋水仙碱可作为预防性的降尿酸药减少初期的慢性痛风急性发作。
双醋瑞因可抑制IL-1活性;抑制滑膜IL-1合成;抑制软骨细胞中IL-1受体表达,降尿酸过程中预防痛风发作,效果可持续6个月。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