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心理学和伪心理学
1、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相信伪心理学,提高警惕:伪心理学之所以能在市场上占有地位,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满足了人们的欲望,百度大佬李彦宏就曾经说过,网友需要什么百度就做什么。而伪心理学满足了人们的什么欲望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安全的需要,色彩心理学可以让人们简单的用色彩来给自己周围的人们贴上性格标签,我们会感觉自己有能力看透别人,能够知道别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做什么,比如某种颜色性格的人富于攻击性,在与他交朋友的时候你就会谨慎一点。“感觉能够控制环境”这只是一种安全感,你很可能为了获得安全感而盲目的相信各种伪心理学。

3、寻找证据:某个人跟你讲了一个道理,你要不要相信这个道理呢?我们要从证据入手,是不是有证据证明这个道理?比如,你的同学给你介绍星座的时候,他一定给你列举各种证据来跷高瘴玷证明“这个好灵验呀”。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种星座学的证据:a.证据的质量:证据有好坏之分,好的证据多是来自实验室严格的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而不好的证据多是来自于传言、奇闻异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后者之所以质量低下是因为他们非常不可靠,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证实倾向,我们听到一个道理(一个理论),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想要证明它,而不是去反驳它,原因在于,我们的记忆系统会很容易想起能够证明它的证据,而那些证明这个道理是错误的证据就被忽略了。奇闻异事和亲身经历都容易犯这个错误。b.证据的数量: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人们都倾向于用一个例子来证明某种理论,这导致我们很容易被蒙蔽。比如,心理学中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名大学生预测在将来的一周之内会有飞机事故。他把预测发给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然后一星期以后真的出现了飞机事故。很多人相信了他的超自然能力,实际上,这种证据不能证明这个大学生有预测能力,因为一次预测成功很可能是偶然蒙对的,必须多次预测成功才能有说服力。

5、是否满足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指的是这个理论有没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果一个理论没有可能是错误的,那么它多半是没有任何科学价值的,也不属于科学。弗洛伊德往往因为这条标准饱受批评,他的理论多是无法证明是错误的,无论你的实验结果是什么,他都有办法说成是支持自己的。比如,弗洛伊德说人为什么有攻击本能,是因为我们观测到了人的攻击行为,反过来问,为什么有些人没有攻击行为,他说,因为攻击行为指向了内部,也就是说指向了自己。我们没办法证伪它,所以美国心理协会只有10%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正确。大部分心理学家只是把弗洛伊德当做一个对心理学有影响的人物,比如作为一个作家和实践家去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