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怀民:没有审美力,才是当代人的绝症
很多人都问如何才能看懂现代舞?
有人担忧道,之所看不懂是因为缺乏审美力?
也有人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
人生七十古来稀,将于2019年退休的林怀民老师,此次带着「云门舞集」《白水》、《微尘》最后一次巡演中国大陆。
坐在72岁的林怀民先生面前,他告诉我们:“免惊!向前走!我们不要呆在那个害怕的情绪里头,害怕的时候跨一步走出去,你才能够想怎么样去解决问题。”
以下内容整理自物道和林怀民的对谈
〈 01 〉
人生不设限制
除非你给自己制造障碍
Q:在创造云门之初,您对这个舞团有什么期待跟要求吗?
云门在1973年成立,那个时候把舞团叫做云门。
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的名字,所以取这个名就是我们要做自己的东西,不要做西方现代舞的模仿品,这是艺术上的一个方向。
Q:什么才是中国人的舞蹈?
中国人编舞,跳给中国人看。
因为以往西方影响太多,我们希望能够走出一个自己的那样的东西。所以下面整个过程是在寻找、界定,在不断的重新界定自己是什么?
▲ 台东池上《稻禾》的演出现场
Q:很多世界现代舞团,当创办人离开后,团就停了。72岁退休,当你离开云门舞集后,它该如何永续?
永续那两个字我很害怕的,永续就继续跳舞,我想永续就是继续跳舞,因为跳舞看起来很简单,人们的永续最重要的还是他继续跳舞,继续拿出好的作品。
演出本身它会改变人的生活,改变人对美学的要求,至少有一个开心的晚上。
〈 02 〉
舞蹈,就不需要看懂
Q:看懂舞蹈,看懂世界,很难吗?
很容易,稍息,不要立正,不要去看懂。
舞蹈不是一个认知的事情,看完了不考试的,也不要希望在一场演出里面就能够写出好的舞评。
所以舞蹈就是看的,让音乐、动作、颜色过来。还有什么样的感觉?你站在珠江边,风吹来水在走,鸟也飞过去,心旷神怡。整个世界都在动,舞蹈就是人的一个动态,一个剧场的动态。
图片来源广州大剧院《水月》的表演现场
Q:审美力,来自于哪里?
1988年舞团停掉以后,我去了印度、印尼、尼泊尔,到整个大西北 跑了一趟。我整个人开朗了,世界大了,你的材料多了,你看东西的时候不再计较那一点点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很难维系,它是一刀两刃,可以是你想象力的跳板,也可以变成拘束你的框框,所以如何出入其间,需要一点点斟酌。
摄影-刘振祥 《白水》表演剧照
采访结束后,我们走在珠江河畔,看着春天花红柳绿,林怀民先生的话犹在耳边响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不要过于执着,美,就是自己生活里的好好感受。”
带着这一句“好好感受”林怀民走过了46年,至于什么是美?也许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答案是会改变的,规则是有不断的改变。如果有机会,我三五年后再看去,好像又有新的感觉,因为也许我舞作不变,你改变了。”林怀民说道。
人生既不能事事明了,也不能事事完美,就让我们在有限的日子里,多听,多看,多感受吧!
文字由物道原创。图片由「云门舞集」授权提供,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