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心理疗法治疗疼痛性失眠症
因疼痛而引起失眠的因素很多,应根据其致痛因素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而无什么固定模式。在非药物止痛方法中,心理疗法不仅能改善疼痛,更能催眠。因而选择有效的心理疗法可达上述双重之目的。
1、催 眠 法
催眠法的突出作用是激活调整输入的控制过程,从而可以解除某些类型的慢性疼痛。催眠的方法按其形式分为集体和个别两种,按其属性又分为自我催眠和他人催眠,临床上常用的是个别他人催眠法。使用时间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催眠前首先要进行暗示测定,选择暗示性较高的病例,并使病人充分了解催眠的目的和步骤,消除其紧张情绪,以取得很好的配合。治疗在光线柔和、暗淡、安静的治疗室中进行。让病人平卧于床上保持沉静,使全身肌肉放松。令病人双目注视一个指定的物体,几分钟以后,治疗员用柔和、单调的语气反复暗示。一旦病人进入催眠状态,可以通过交谈来了解正被遗忘的创伤体验,从而消除其症状;或根据病人的病情特点,给予明确暗示,使其有所遵循,藉以获得积极的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则要通过结束性暗示,逐渐解除催眠状态。当此法不易使病人进入催眠状态或病人不会做时,应辅以药物疗法,以达到催眠状态。催眠暗示治疗次数不宜过于频繁,每周1~2次,每个疗程一般为6 ~12次。
2、松 弛 法
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存在时,造成一个抑制焦虑的反应,就能削弱刺激和焦虑之间的联系。教育患者首先松弛肢体的一组肌肉,然后做到全身松弛,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消除紧张和焦虑,打断“焦虑—肌肉紧张—进一步焦虑”所形成的恶性循环。焦虑必然伴有肌肉紧张,当病人与这种情绪状态有相对应的松弛反应时,焦虑的情绪就随之减轻,这是由于松弛的心理状态对焦虑起到了条件性抑制作用。松弛疗法可使交感神经活动降低,氧耗减少,心率、呼吸变慢,解除病人的焦虑、恐怖,所以有助于疼痛的缓解。
3、音 乐 法
音乐可影响人们的身心和行为。悦耳的音乐对神经系统是良性刺激。由于音乐的速度、旋律、音调和音色的不同,能使人们表现出兴奋、抑制,起到降低血压及镇痛的作用。
4、暗 示 法
心理治疗中有很多场合要利用暗示(包括语言暗示和非语言暗示),暗示就是认识作用不加批判地接受,受暗示的人的行为与动机不是由自己形成的意见和信息所产生的,而是受旁人影响的结果。暗示疗法是通过语言或运用姿态、表情及环境衬托,使病人不经逻辑判断,直接接受医务人员给他的观念,来消除症状的治疗方法。医务人员的权威性、知识性和治疗力量是进行暗示的重要条件。暗示都是利用注意力高度集中,造成意识狭窄,批判力下降而起作用的。因此,暗示的形象和权威的简短有力的词句,可以顺利通过已减弱的大脑皮层功能区和植物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以调整内脏和整个机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