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孩子心要细

2025-05-20 14:11:38

培育孩子心要细

培育孩子心要细

培育孩子心要细

培育孩子心要细

都说三周岁是个门槛,意味着孩子会懂事很多,会容易带了。

在某些方面来说,确实是如此。

如今的止境能做不少事情,自己上厕所,冲厕所,哪怕是半夜也是,虽然他很少上夜厕;脱掉尿布以来,没有尿过床;能自己吃饭,喝水,吃一些方便的点心;能自己穿鞋子;养成了不少好习惯,垃圾放进垃圾袋,东西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能帮妈妈做一些小事,如拿东西,传话……

孩子的长大仿佛就是不经意之间的事情,平时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待他,有意识的教点东西,如语言、行为等,他从不会到会就是忽然之间,这种“发现”往往是最让人惊喜的,养育一个孩子的感觉,跟养一个宠物有点类似,看见一个“无意识”的小东西会做这个做那个,觉得很有趣,大人都觉得很有惊奇感。

也就是从孩子有这些有趣的成长以来,一向觉得带孩子“责任大于乐趣”的我,也觉得从心底里感觉到了一种快乐和满足。

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偏后的,他开口晚,也许是遗传,我和他爸爸说话都很晚,我大概两岁多才正儿八经说话。Lg一直很担心,觉得他落后很多,我一直觉得不以为然,孩子智商、情商正常,就如他长牙齿、走路什么的,都很晚,但现在不要太擅长跑步和运动,作为自然养育观念的我来说,我更加相信一些自然因素的作用,所以在积极培养的同时,并不太着急,也不会特别“逼着”孩子去学这学那。

大概是一两个月的时间,孩子的语言有了一个飞跃,词汇量大量增加的同时,语言的逻辑能力和组词组句能力也见长。每天听见他嘴里吐出来的话,奶声奶气,有时还辞不达意,觉得很逗。

现在,孩子仍旧处于模仿和跟读的阶段,他能大段大段的背诵电视里的对白、儿歌,会背古诗,而且能跟着电视学习跳一个完整的舞,但我知道,他并不能完全明白歌词、古诗的意思。所有模仿的词汇和歌舞,都要在日后的实际生活里,反复接触过后,他才会灵活应用起来,那时,才是真正掌握了。

孩子的说话仿佛也是种兴趣所致,以前觉得他话少,还担心他性格内向。但看见他在外面玩的时候的疯狂,又总觉得他不是内向,很矛盾。

现在,他语言的能力到了一定程度,或许也加上进入幼儿园,有了一个新的语言环境,诸如种种原因,让孩子的能力“瓜熟蒂落“。

养育孩子,最大的心得大概就是心细,注意观察,然后要读一些理论,再看看一些前人的经验和一些身边之人的经历,这样可以全方位的判断孩子的情况,而不至于陷入局限,反而给自己、给孩子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压力。然后是要善于总结,学习,把学习到的东西有效的应用到孩子身上,观察他的后续效果。

止境有个很让我矛盾的地方,他大部分时候都非常合群、开心,也不太明显惧怕什么,也谈不上害羞和怕生,但有些时候,我带着他去串门,当他跟大人们在一起时,他很自在,开心的玩,也“毫不客气”的玩别人家的玩具。但是,当朋友家2岁多的宝宝出来跟他一起玩时,他忽然变得很警觉,总是跟他保持一定距离,而且随时准备躲开他到妈妈身边来,好像在担心什么。有一次那孩子尖叫起来,但跟止境无关,止境觉得有些委屈,有些想哭出来,经过我几句安慰后立刻又恢复,但他显然好像有些什么压力,跟我说要回家。为了避免孩子过于不自在,一个小时后,我就告别了。一出门,止境立刻又“疯”起来,好像前面没发生什么似地,让我既困惑又担心。

细细跟他爸爸聊过,然后再经历了几天其他的环境,我们大概觉得是因为孩子到了一定的敏感期,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然后自尊心过于强,然后缺乏一定的对付“toughboy”的经验,因为身边的、幼儿园里,秩序都很好,没有什么太多“欺负人”的情况出现,止境相对说来缺乏这种“争斗”的“吵闹”的处境,因此,他习惯了“和平相处”。

在幼儿园里,我反复问过老师,会不会有小朋友“欺负”他,老师说止境反而是显得比较“tough”的一个,但他并不会欺负别人,让我放心很多。所以,在止境害怕什么类型的人、环境这个问题上,一直没有得到定论,而且,以他现在的情况,也只能不断的引导和教育,让他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担心和压力。

退一万步,即使孩子的性格中有些偶然出现的弱势,也不必过于紧张和急于矫正,孩子还小,慢慢的引导和适当的保护,才会让他的心灵成长得更为健康。

有些事情,着急也没用,着了急也没用,诸如凡事自然有其规律一般,有时就得一步一步的跟随前行。这是我一直笃信的原则,所以,在有些事情上,性急的我反而会静候。只是,未必所有的人都会认同你的观点,所以,有时候,压力是旁人给你的,而不是自己的原因。能克服的,也就是自己坚守的心态和淡然的表达,这时又回到那句再熟悉不过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对己,对家人,对孩子,我都希望是如此,也希望孩子也能有这种观点,告别固执,告别攀比,告别狭隘,把路走得像自己的人生。

昨天是止境三周岁生日,久未出远门的一家,也坐着火车带着孩子出去玩了一天。止境显然是很久没坐火车了,兴奋到不行,整整一天都处于亢奋状态,连午觉都没睡,一直高兴奋的玩,喊叫,奔跑,直到晚上吃完蛋糕,八点多一点,孩子在嚷嚷了一段儿歌之后,忽然就沉沉睡去了。

我看着熟睡的孩子,圆圆的脸一幅满足的表情,心里不免高兴和感慨。孩子能最大自由的释放自己,心情、快乐、悲伤、劳累……然后自然的沉睡,这是我希望的,希望他一生都能如此自然和开心,哪怕悲伤也要自然的表达出来,不要压抑,不要惧怕,不要羞涩,这样的孩子会更加健康,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健康的心。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