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真假元青花
步骤/方法
用麻仓土成胎,可以提高炉温,瓷胎不易变形;
胎骨里面含有气孔较多,鉴于手工制胎的原因,胎骨中孔隙多数是偏狭形;
宋代以前景德镇制瓷,胎土只使用瓷石一种原料,烧成温度较低,制大器易
於变型。
早期景德镇瓷多中小件这是主要原因之一。
南宋后期至元初,
在麻村发
现了烧瓷的黏土(即麻仓土,现在通称高岭土),经研究在瓷石中掺入
20
%左
右的高岭土,耐温高,走型少,提高了硬度,增强了瓷胎的白度和透明度,为烧
制优质大型青花器提供了条件。
这就是二元配方制胎。
具体配料一般掌握高岭土
在五分之一,
瓷石占五分之四上下。
二元配方的使用是景德德制瓷工艺的一大创
新。
元青花在露胎处经常显出或淡或浓的红黄色。
这种现象,
是在入窑后火烧形成的。
平常称做窑红或火烧红、
火石红。
元青花的窑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胎土中含有铁
元素而形成的。
元青花的胎中含有多种元素,
还会有一定量的水分。
在入窑烧制
的过程中,
水分会从胎里向外蒸发。
而胎土中含有的游离铁元素随着水分的蒸发
会浮现到胎皮表面,
显出深浅不等的红黄色。
这就是窑红。
也就是说形成窑红的
成因一是胎中含有铁元素,二是胎含水分,胎晾晒干燥不透而形成。
有人说元青花都有火石红,
没有火石红不是元青花,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不少元
青花露胎处没有火石红。只要胎骨、釉面、青料、工艺、绘画等都对的,不管有
没有火石红都是元青花。
单从火石红的角度说元青花可分为多种情况:
(
1
)
大面积火石红,和火石红浓重的。
(
2
)
火石红较浅淡的。
(
3
)
露胎和釉交接处有一线火石红的。
(
4
)
没有火石红的。
元青花的露胎处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能以有没有火石红判断真假元青花。
火石红表现多样,是与胎土所含铁元素及水分的情况决定的。
(
1
)当素胎施釉后晾晒比较彻底,胎釉均已干透的情况下,入窑烧成后,露胎
处往往没有火石红,只有一些铁元素积聚的芝麻黑点。
(
2
)当胎凉晒不够彻底时,胎土中所含的铁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浮现。在
露胎表面显出火石红。
(
3
)表胎已晒透,但施釉后未干透而入炉烧制的,因为釉中含水分缘故,会在
釉水周边形成一圈轻重不等的火石红。
(
4
)个别元青花在底部露胎处显出较浓厚的红黄色类的护胎釉面的东西,似乎
是涂了一层东西,经烧制后而凝聚,尚需进一步研究。
因为真元青花既有有火石红的,也有没有火石红的。而现代制品,也有仿制火
石红的。因此以有没有火石红判断是不是真元青花就会进入误区,引起失误。
看火石红应该重点看是真正的古窑火石红,
还是现代仿制的假火石红。
而不是以
它论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