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情商,家长需要注意哪些
1、加强亲子间的情感沟通。亲子之间要经常进行积极的沟通,亲子间沟通较少,可能使孩子产生情绪抑郁,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后果。积极地关注,赞赏,鼓励及富于情感的语言和身体语言,能让孩子的情绪稳定,能够承受更多的压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不拒绝负性情绪。传统家庭教育中,每当孩子不高兴,有负性情绪出现,家长总教导孩子不应有情绪,不应发脾气,愤怒。实际上,这不仅难以做到,而且使孩子一有负性情绪就害怕,不信任自己的感觉,自责或内疚,从而加剧负面情绪,长此以往,孩子就无法建立自信,缺乏自我力量。
3、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情绪。帮助孩子正视自己内心的感觉,无拘无束地说出真实的感受,如果孩子在发脾气,不要批评或教训他,可以平静地劝导他,父母如果这样处理孩子的情感问题,一方面孩子得到理解和尊重,他反过来也会尊重自己和父母;另一方面,他从父母的良好示范中,自然会学到如何用语言而不是用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4、勿以物质转移负性情绪代替情绪干预。有相当一些父母,特别是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负性情绪常常束手无策,孩子一不高兴,哭闹,他们就会焦虑和烦躁,赶快用孩子喜欢的食物和玩具来转移孩子的负性情绪。习惯与这样抚慰的孩子,学习不到如何应对挫折,不会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很容易出现问题。
5、分享和分担孩子的情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天的续异收俱情绪可能都不一样,父母不能只顾自己的事,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感受,不能认为孩子有好的物质条件和好的学习环境就万事大吉,应该多了解孩子的情绪,分享愉快的情绪和感受,同时也要耐心倾听其消极感受和想法,及时帮孩子引入正规。 父母经常多关注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下,孩子也会学习去了解和分享别人的想法和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对他们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