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是不帮倒忙的好家长?
1、 1、接受孩子的全部 很多家长总喜欢那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作比较,总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又聪明又懂事,自己的孩子却是一百个缺点和不足。其实,每个哈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优点和缺点,要是到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小孩儿,即使再优秀的人物,例如:达芬奇、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也是有缺点的,所以更需要家长引导孩子释放自己的天性并不断挖掘孩子的潜力。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来指责孩子、否定孩子,应该找出适合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方法,并加以耐心的引导和鼓励,欣然接受孩子的全部才是正确的做法。
2、 2、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楷模 有句老话叫:言教不如身教。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天长日久就固化为孩子的行为。做事专心的家长更有可能培养出做事专心的孩子;待人友好的父母更有条件培养出社交能力强的孩子,相反,如果父母每天脏话连篇,孩子就很难做的有礼貌;父母每天打麻将、打游戏,孩子也很难能专注的学习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长方向。所以,父母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修养,不断学习和成长,孩子也会在父母的感召下自觉的学习进步。
3、 3、拓宽知识面,做孩子的百科全书 大家都说现在的孩子知道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很多事情父母都没听说过,这是因为现在获得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实在是太丰富。面对这些小智囊们问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很多家长都觉得力不从心。由于职业和经历的限制,家长朋友也不可能什么知识都知道和了解。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面对充满求知欲的孩子,家长朋友只能努力的学习,更新老化的知识结构,才能成为孩子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正如一句话所描述的“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4、 4、良好的心态才是良好教育的基础 在一个家庭当中,父母的态度和情绪常常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的性格也是由父母的心理状态与其表现所决定的。父母如果开朗、乐观,孩子就很容易培养出积极乐观的个性,父母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孩子也更容易获得这方面的正向影响。同时积极的心理状态将会给孩子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困难时以动力和支持,让孩子更容易从逆境中坚持下来。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良好心态的建立,在自己面对挫折时想想这时要怎么给孩子做出榜样,不但有利于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更是孩子积极心态的来源。也就是说,父母要做家庭氛围的“促进剂”而不是“污染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