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设模板
1、第一步
整体的文章布局。首页以课设信息为准,板式如下,第二页要有目录趴掩暗,按照设计流程来布置,每一章节要换一页。前面写好任务书和指导书。

2、第二步
设计步骤--基础深度的确认。
基础埋深原则:
1.在保证地基稳定和满足变形的情况下,尽量浅埋
2.基础埋深不宜浅于0.5m
3.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100mm以上
根据场地冻结深度计算公式Zd=Z0´y1´y2´y3,查表算出Zd,与0.5比较
最后Dmin=Zd-hmax。hmax为冻胀土采暖查表可得。

3、第三步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于根据该土孔隙比,液限指数,土的性质,可得到hb,hd查表即可得到。

4、第四步
基础的底面尺寸。
可根据矩形基础中心荷载的公式算出面积A,再乘以1.1--1.4的系数就可以确定一个底面积,这时候我们在通过以下公式再验算自己定的底面积是否符合标准。
计算偏心距e 以及持力层强度验算

5、第五步
通过冲切破坏验算公式Fl≤0.7β"hp" ft am h0计算基础高度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mm时,βhp=1.0;当大于等于2000mm时,β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β"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mm时,βhp=1.0;当大于等于2000mm时,β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am—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m);
h0—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m)。
Fl=p_j A_l
Fl—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在Al上的地矿级散爬基土净反力设计(kN);
pj—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单位kPa,对偏心受压基础可取基础边缘处地基土最大单位面积净反力;
Al—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地面积,㎡。

6、第六步
配筋。
AsΙ=MΙ/(0.9h0 fy ) ; MI=1/48 (a-az )^2 (2b+bz )(p"jmax" +p"jI" )
AsΙΙ=MΙΙ/(0.9h0 fy ) ; MII=1/48 (b-bz )^2 (2a+az )(p"jmax" +p"jmin" )
MI 、MII——分别为任意截面I-I 、II-II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kN·m);
l、b——分别为基础底面的长边和短边(m);
p"jmax" 、p"jmin"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和最小地
基净反力设计值(kPa);
pjI、pjII ——任意截面I-I 、II-II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地基净反力设计值(kPa);
az、bz——分别为平行于基础长边和短边的柱边长(m);
7、第七步
配筋验算。
底板受力钢筋按计算确定,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也不应小于100mm 。

8、第八步
画施工图。
可以用CAD绘图,根据自己设计的基础,之后将其插入到自己的表中即可,最后别忘了加上自己的参考文献
